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取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进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

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能力训练

进程方法综合

理解甲午战争引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借口绞杀义和团出兵侵华,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潭讨论

分析《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情感、态度

价值观爱国

情感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02年前的国耻与苦难,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酷爱祖国、坚决反抗外侵的良好传统

思想

意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蛮横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禁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教学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想上学期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为何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答应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组织学生浏览“导言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入侵权势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团就是在反教会斗争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小结、过渡:导言框的歌谣就是当年民众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他们便拼凑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请大家浏览新课,记住课题和标题。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指导学生浏览课本19——20页本目的内容,并在《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中,用笔描出八国联军的进攻路线。(可在原线旁另画一条平行线条) 指导学生联系地7页图文,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班级内交换:

1、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形有哪些不同?

联军名称入侵国占据年代清朝帝、后

英法联军英、法 1860年咸丰、慈禧

八国联军英、法、俄、美等 1900年光绪、慈禧

2、根据课本20页“动脑筋”:请你根据这些图片叙述当年八国联军的罪行。

(可自由发挥和相互补正,但应控制在3人次之内)

二、《辛丑条约》

学生浏览21——22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浏览卡”等,摸索回答:

1、分别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条约具体内容来感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其条款)

2、22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有)为何?(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

3、22页“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全无权过问其事务;“使馆区”虽然还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分别在哪里?(洛阳、余杭、涿郡)

5、根据第21页“动脑筋”:《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

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

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潭。)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要求学生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

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知道“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反应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化脉络)

2、当堂完成22页“练一练”: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是《马关条约》规定的数额)

3、学生集体朗诵22页“自由浏览卡”内容后,教师联系课本相干部分,

指出义和团的正面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蛮横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是禁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要求学生完成《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剩余题目。(可延伸到课外)

4、提示学生预习第6课《洋务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2

洋务运动

基础知识了解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以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步伐,但是又具有明显的守旧性

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企业类别或阶段划分)

能力训练进程方法综合知道本单元标题“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前程的进程。其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

讨论分析文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辩证态度从历史发展趋势视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地失败了

思想意识我们批评清政府祸国殃民的行动,对于它的“自救”本能要有苏醒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所起的进步作用,知道只有承认落后、愿意学习先进文化,才有摆脱落后的可能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判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想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北京再次被外国军队占据,战争和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潭。)

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形有哪些不同?

联军名称入侵国占据年代清朝帝、后

英法联军英、法 1860年咸丰、慈禧

八国联军英、法、俄、美等 1900年光绪、慈禧

组织学生浏览“导言框”,了解洋务运动期间制造的军舰性能,教师指出: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后,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逆境,保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进程被称作洋务运动。平远号军舰就是在这个进程中制造出来的

小结、过渡:这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在中国历起了什么作用呢?请看新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自强”与“求富”

指导学生浏览课本25——27页本目的内容,并根据《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10页的练习题,由学生自己先在课本上做读书标记,然后与组内同学相互补充订正,接着当堂进行“接龙”活动。(第一个学生由教师指定,其余由答对的学生挑选自己准备考察的对手,答错者不得分,答对者得分并有权提问一个同学。出题者可看教材,“接龙”者不能看书,其他人不许插嘴提示。)

1、罗列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中央代表是恭亲王奕訢,地方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2、洋务派先后提出什么口号?(先“自强”——军事上,后“求富”——经济上)

3、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前期举行近代军事工业,后期还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4、据图填表,认识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分为军事和民用两种,要求工业名称与人名、地名“对号入座”)

地名安庆上海上海武昌汉阳福州

工业名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铁厂船政局

人名曾国藩曾国藩、李鸿章李鸿章张之洞张之洞左宗棠

类别军事军事民用民用民用军事

二、洋务运动的评判

学生浏览21——28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浏览卡”等,摸索回答: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显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存了体会,培养了技术气力,刺激并增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首创了道路。)

3、最近有的影视剧对李鸿章进行了稀里糊涂的美化,把他塑造成“爱国者”了!但是,把课本27页“文献资料•李鸿章的自白”与民间“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相对照,能说李鸿章是爱国的吗?(答应学生辩论,发表各自观点,只要“自圆其说”就给分)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学生当堂完成28页“练一练•挑选连线”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安庆内军械所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福州船政局

2、布置学生课外完成[自我测评]。

3、鼓励学生自选《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10页练习题剩余部分进行练习。

4、提示学生预习第7课《戊戌变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3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掌握 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名称温柔序

能力训练进程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时期背景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比较分析理性说明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应,了解新旧权势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知道变法失败的原因

讨论探索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由此知道变法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期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思想意识充分知道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期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想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显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存了体会,培养了技术气力,刺激并增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首创了道路。)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挨打,连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国的大规模运动。(要求学生浏览29—3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浏览标记,先按小组交换个人看法,获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换,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公车上书

1、为何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提示学生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2、为何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入侵、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摸索) 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良好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相继而至,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运动的领导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百日维新

1、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上书光绪帝等)

2、光绪帝依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先组织学生集体朗诵,然后讨论回答:

A.怎样改革政府机构?为何没有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等措施?

B.在开办企业和新式学校方面有什么措施?能起多大的作用?

C.在思想文化和国防军事方面有什么措施?引发哪些变化?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这些法令对固执派作了重大让步,说明维新

派没有实权,显得十分脆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固执派虽然掌控实权,权势

强大,但他们毕竟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趋势,不得不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

政权管理,不得不同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不得不放松舆论控制,准许资产阶

级思想的传播等等。)

3、请出几位组学生,根据30页第2段“浏览文字”和32页“自由浏览卡”的内容,表演康有为与荣禄在总理衙门的那一场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

儿的对话。(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情势进行启示引导,调控课堂纪律和氛围)

4、想一想,当时社会上哪些人同意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

造成什么后果?(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

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同意;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固执派反对;广大的缺少文化

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因此,手中握有实权的固执派

很轻松地抹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5、根据32页“活动与探究”: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清政府中

禁止维新变法的固执派)他们为何觉得“无力回天”?(实权掌控在固执派手里)

谭嗣同为何说自己“死得其所”?(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行高尚)

6、根据31页“动脑筋”:你同意谁说的意见?为何?(赋于学生人格多元化的挑选权,答应他们自圆其说。但是教师也能够进一步设问:他的献身精神对后人有什么鼓励作用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导脱逃后,有没有连续斗争?由此对学生进行正面导向)

7、有人说:“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如果袁世凯站到光绪帝一边,中国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亮出你的理由。(让学生讨论,不必统一答案。如果得不出结论也无妨,可以介绍123页的《附录》给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和探究愿望)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为何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变法法令的颁布,从1898年6月到9月,前后只经历了103天就被固执派抹杀了,所以叫“百日维新”。实际上,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就开始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38页挑选题:应选B(1895年——《马关条约》引发“公车上书”)提示学生预习第8课《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4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

掌握

林则徐保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能力训练

进程方法

探索分析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运用史料

指导学生浏览插图、资料、自由浏览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干的史识

逻辑思维

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控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思想意识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邋遢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爱国情感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保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威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担忧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

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全、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知道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想初一学习情形,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判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浏览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浏览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浏览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何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首创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便宜原料而侵华,为掠夺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斗争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格禁烟)收到什么成效?(将缉获的230多万斤鸦片烧毁在虎门,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入侵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何?(由于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融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势,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入侵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浏览本目,摸索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发?(不是。由于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邋遢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大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连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逼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全;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议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情势,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情势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何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到封建独裁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增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入的历史教训。

5、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

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进行“接龙复习”,并完成第3页“自我测评”。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

3、提示学生预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5

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

一、课程标准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由于邓小平理论环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确立这样一种认识。)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奉献;

2、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

进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调查,收集和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让学生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定走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的敬爱之情,并建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在中国的新发展;

四、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干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

2、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

1、收集相干资料和图片;

2、收集邓小平的事迹;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启示引导,课堂讨论活动。

学生学法:小组合作,学会收集,整理和研习资料。

六、教学进程:

说说看:你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你知道歌中所唱的老人是谁吗?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四项基本原则

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党在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换课前收集的邓小平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奉献的事迹。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影片)

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到此结束。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 历史还包括使用叙事来检查和分析一系列过去事件并客观地确定造成这些事件的因果关系的学科。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 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浙皖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 ) 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 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 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 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 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 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 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湖北新军 D、农民阶级 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 ) 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 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 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 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五、课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辛亥革命教案人教版

第8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 2、造成什么后果?(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新学案94页材料解析题所介绍的情况,就记载了孙中山起初上书李鸿章请求维新变法的历史。当年孙中山的请求遭到拒绝,认识到了清政府卖国苟存的实质,就毅然转向革命立场,坚决从事反清斗争,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由于发生这件大事的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它叫做“辛亥革命”。(要求学生阅读29——3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青少年时期的主张是什么?(学习洪秀全,当反清英雄;决心寻求救国道路) 2、请几位学生根据33页插图,表演当年兴中会会员宣誓的情景。(教师提示学生抓住“反清志士”的特点构思对白,即兴创作) 3、10多年后,中国同盟会怎样建立起来?(可按下列要点启发学生回答——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选孙中山为总理;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机关刊物:《民报》) 4、“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变化?(可参考下表进行启发分析) 小结、过渡: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历史教案设计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增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控讲课节奏。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分析】 本课扼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华难以知道,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华,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酷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会”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华——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何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会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换。东魏由北齐替换。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领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 隋朝统一的原因 2 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繁华 1 表现:人口、垦田、食粮 2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华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时间:公元605年。说明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2.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3.开运河的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5篇 海阔凭你跃,天高任你飞。愿你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1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赵州桥、唐都长安、雕版印刷术、李白、杜甫、白居易。 2、技能训练: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散文、书法、雕塑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隋唐文化中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教学难点: 1、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特色。 2、赵州桥在世界桥梁的地位及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自隋统一,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状态,至唐灭亡,期间虽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总的来看,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下。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医学还是在诗歌、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伟大的创造。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隋唐文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现。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敞肩圆弧石拱桥。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设计并主持建造这座桥的是隋朝的一名普通工匠。想一想,他是谁呢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板书) 1.赵州桥 (1)隋唐建筑艺术的特点 (2)赵州桥是谁主持修建的是何时修建的 (3)赵州桥在世界桥梁有什么地位 2.唐都长安 大明宫含元殿是唐朝皇帝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的地方。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是石头书的拓印技术和印章技术相结合而发明的。我国四大发明是什么 2.现存最早雕板印刷品《金刚经》 3.隋唐医学的发展 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广泛运用才使得大量的唐诗能够保留下来,唐诗内容丰富,我们今天也才能读到的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百万首诗歌。下面我们学习辉煌的唐诗艺术。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唐朝诗歌的黄金时代 我国自古至今都有诗歌,为什么说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呢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2.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总结: “诗仙”:李白:盛唐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诗圣”:杜甫盛唐到衰气魄行浑,沉郁悲怅 白居易中唐通俗易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2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篇1 一、导学目标: (1)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的传入我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外国的火车轮船传入后对中国社会的主、客观影响。 (3)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作用,是历史的进步。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给中国带来的主、客观影响。 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三、导学建议: 本课安排1课时,可通过图表的形式来归纳整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变化及这种变化所产生的作用。 四、学法点拨: 问卷调查:改革开放前后,普通家庭在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分析变化发生的原因。 方面 内容

作用 交通、通讯的出现 交通 轮船和火车 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 通讯 有线电报、电话 成为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文化生活的变迁 照相、 电影 《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报纸 《中外新报》 《申报》 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砭时弊的喉舌文化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 广泛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社会习俗的变化 装束变化 强令男子剪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礼服 改变了不好的社会习俗,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礼节变化 废除跪拜之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称谓变化 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五、导学过程: 1、课前预习导学: 阅读:P104教材 质疑:西方文明刚传入中国时中国人为什么无不充满好奇呢? 2、课堂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工业革命后,外国火车、轮船传入后,对中国社会的主、客观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出现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模板5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模板5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 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学法] 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地图册、淝水之战相关多媒体 [教学设计]: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 2、导入新课: 回顾上课的内容,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讲授新课: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既然三国不能长久,那是怎样结束的?(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 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 分析:民族内迁的意义。(课外延伸) 二、淝水之战 用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引出淝水之战。 学生读书回答: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后的结果 如何?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引出东晋、南朝的建立。 动脑筋: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

为什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 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出示材料(材料一:见课本提示框。材料二,见课本P129。) 动脑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引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政治条件)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4、全课小结:指导动手学生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 5、作业设置: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6、活动与探究: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的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单元史前时代 第—课人猿相揖别 教学目标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根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养和制约作用。 2、通过观察、思考,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3、分析有关资料,理解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4、搜集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地域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的资料,了解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能力目标 能否初步认识人类的起源;能否说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演进程序;能否科学的想象并简单的描述他们的生产与生活情况;;能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各种问题。 知识目标 人类诞生的标志与时间; 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讲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并让学生评论,然后转入话题“人到底是怎么来的?〞 1、站立起来的祖先 引导学生观察图1-1,想象一下人类的祖先在树上生活的情景。指出:一千多万年以前,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迫使一局部古猿从树上下地生活。 小组商量:直立行走对人体质产生哪些影响? 通过商量由学生总结出直立行走是古猿向人类迈进的的重要一步,学会直立行走经历了近千万年的岁月。 引导学生观察图1-3,比较猿“手〞于忍受的区别。提问:从猿手到人手的

演变过程中,什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投影:打制石器,引导学生注意石器是怎样制成的?有哪些特点与用途? 观察图1-5,提问: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地域?气候有什么特点?教师补充说明远古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起源有直接关系。 2、“北京人〞的足迹 学生自学本段内容,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比较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所处年代、外貌特征、使用工具、使用火的能力、居住方法等方面的区别。 活动区:说一说:人工取火或与天然或相比,有哪些好处? 写一写:想象短文:猿人的一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 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才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依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 能力。那么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 到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1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课程标准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 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进入发展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 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关键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 性推进发展;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 2、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4、知道香港和本港区旗、区徽及含义;

过程与方法: 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回归 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回顾澳门和澳门的问题的由来,自主性提高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析“一国两制”的值得尊敬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回顾香港和澳门的环境问题的由来,提 高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人员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回顾历史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了解香港和澳门区徽和区徽香港地区的寓意;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活动法;谈话法 学生学法:探究性学习;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课堂讨论:1、“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2、在这一企划案的指 导下,我国彻底解决顺利地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结构性问题? 二、内地和澳门的回归 1984 中英联合声明 1987 中葡联合声明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7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7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故事法) 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学生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 一、文字的演变 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书法条幅,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 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 (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学生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渡:随着对天象的观察,我国的历法发展起来。] 二、向学生展示网上的资料) (1)什么叫历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1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鸦片战争 【程导入】 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五十余年的光荣历史。碑上所刻的八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优秀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付出的充满血与泪、剑与火的艰辛努力。你知道其中第一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是谁领导了这场伟大斗争?他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国与英国相隔非常遥远,领土并无接壤,为什么双方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激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浴血抗战,涌现出了关天培、陈化成等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可鸦片战争最终还是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 “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是描写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诗句。你知道这个条约的名称和内容吗?你知道香港与香港岛的区别吗?你想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的巨大冲击吗?这许许多多的问题,都需要同学们通过这一的认真听讲和独立

思考,把它们弄明白。 【知识网络】【学习探索】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通过林则徐的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风亮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自勉联则体现了林则徐个人品质中那种虚怀若谷、善于学习新知的开阔胸襟。请收集一下林则徐的有关资料并把它介绍给你的同学,好让他们对这位民族英雄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为什么不将没收的那些鸦片简单地用火烧掉?你能解释他所采用的销烟方法(见本相关介绍)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3.根据你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下列小组活动。 活动一: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请以“一百六十多年前中国禁毒斗争”为主题出一期班级板报,最好做到图并茂。 活动二:一些英国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的闭关自守。请组织几个对辩论感兴趣的同学,通过正反方辩论赛的方式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了深重灾难.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D.维护清朝的统治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模板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模板 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一起看看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欢迎查阅!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1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掌握先烈英雄业绩,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英雄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史实,讨论分析“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出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2.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能生动讲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会认同他们的优秀品质。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分组讨论和图文转换活动,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发言,加强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3、通过朗诵经典作品,讲故事,学唱歌曲,进行情景体验,加深对过去的理解。 4、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态度,原有基础和存在问题,才可能进行针对性教学。本课教育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期待教师、同伴的赞许和认可。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此外,随着八年级课业的增多,升学压力的增大,许多学生对历史课学习主动性下降,已经不能主动去阅读相关书籍,搜集有用的资料。基于此,在教学中,利用__INT平台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认识历史问题。 教学媒体设计 1.电教媒体的选择 依据事实性教学原则,情景性教学原则,探究性教学原则,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5、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 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进行“接龙复习”,并完成第3页“自我测评”。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 3、提醒学生预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汇总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汇总大全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景导入 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的?

自主学习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领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3.由于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案1 古代日本 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 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

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