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0.1分数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0.1分数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 10.1分数的初步认识 | 青岛版(五四

制)

一、引入

1.1 导入话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单元——分数。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字的认识和大小比较,我们也知道了怎么进行加减法。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数字或者数据,比如:•那些不能直接相减的数字

•那些不是整数的数字

要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学习分数了。

1.2 目标任务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分子和分母,并能够简单地比较大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知识点讲解

2.1 分数的概念

分数是指一个数被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其中上面的数叫分子,下面的数叫分母,用“分子÷分母”的形式表示。

下面是一些分数的例子:

•$\\frac{1}{2}$

•$\\frac{2}{5}$

•$\\frac{5}{6}$

•$\\frac{7}{3}$

注意:分母不能为0。

2.2 分数的大小比较

要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可以先将它们转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例如,要比较 $\\frac{1}{2}$ 和 $\\frac{3}{4}$ 的大小,可以先将它们转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比如 $\\frac{2}{4}$ 和 $\\frac{3}{4}$,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得知 $\\frac{3}{4}$ 比 $\\frac{1}{2}$ 大。

2.3 分数的简化

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相等的分数。这样的处理叫做分数的简化。

例如,$\\frac{2}{4}$ 可以简化成 $\\frac{1}{2}$。

2.4 分数的换算

分数和真分数、百分数和小数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例如,$\\frac{1}{4}$ 可以写成 $25\\%$,也可以写成0.25。

三、小练习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看看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3.1 练习一

将下面的分数转换成真分数和百分数:

•$\\frac{1}{2}$

•$\\frac{3}{4}$

•$\\frac{5}{8}$

3.2 练习二

比较下面的分数大小:

•$\\frac{1}{2}$ 和 $\\frac{2}{3}$

•$\\frac{3}{4}$ 和 $\\frac{5}{8}$

•$\\frac{7}{15}$ 和 $\\frac{1}{3}$

3.3 练习三

将下面的分数进行简化:

•$\\frac{4}{8}$

•$\\frac{6}{9}$

•$\\frac{10}{15}$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分子和分母,以及分数的比较、简化和换算等知识点。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数字和数据。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节课,也希望你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对称 四、采访果蔬会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1、除法估算 2、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 算 3、混合运算 五、走进新农村 ——位置与变换 1、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 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 余七个方向。 2、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 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六、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混合运算 4、回顾整理 七、我家买的新房子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 (1) 面积的认识 (2)面积单位2、面积计算 (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面积的计算 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 合理安排双休日 八、奇妙的变化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初步认识分数 2、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九、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 可能性的大小 十、回顾整理 ——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会1、通过具体的情景,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应用两位数乘两位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移和旋转现象。 4、在东、西、南、 北和东北、西北、 东南、西南中,给 定一个方向辨认 其余七个方向,并 能用这些词语描 绘物体所在的方 向;会看简单的路 线图。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 意识。 、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面积单位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一位数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 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与不足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时安排: 课时

青岛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说明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2、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研讨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建立数学概念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坐标,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各一个。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两个小朋友在分东西的过程中发生争执,你能不能帮帮他们? 1、4个饼,要分给2个小朋友怎样分? 2、2个饼,要分给2个小朋友怎样分?

师:如果把2个饼都分给一位小朋友这样行吗? 为什么? 生:这样分不公平。 师:如果要想分的公平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满意应该怎样分? (分的一样多,也就是平均分) 3、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饼要想分给2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 生:一人一半。 (指名上台指出哪一部分是饼的一半。) 师小结:只要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他的一半。 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怎样找出蛋糕的一半。 二、探求新知 认识分数 师:一半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 那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表示呢? 生:可以用12 表示。 …… 这个小朋友知道的真多。 师:没错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用12 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1、 教授12 的读法及意义。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分数的初步认识》课标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开始,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相对于整数而言,分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初步认识分数时主要借助操作、直观,从“部分——整体”的角度进行,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整数向分数过渡的关键环节。本课内容在学生感知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了解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有关知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表达的好习惯。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

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正确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的。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第二个阶段,这时期儿童开始在头脑利用视觉和听觉的映象代表外界事物并尝试借助映象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根据以上学情确立了本课的难点:初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0.1分数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 10.1分数的初步认识 | 青岛版(五四 制) 一、引入 1.1 导入话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单元——分数。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字的认识和大小比较,我们也知道了怎么进行加减法。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数字或者数据,比如:•那些不能直接相减的数字 •那些不是整数的数字 要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学习分数了。 1.2 目标任务 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分子和分母,并能够简单地比较大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知识点讲解 2.1 分数的概念 分数是指一个数被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其中上面的数叫分子,下面的数叫分母,用“分子÷分母”的形式表示。 下面是一些分数的例子: •$\\frac{1}{2}$ •$\\frac{2}{5}$ •$\\frac{5}{6}$ •$\\frac{7}{3}$ 注意:分母不能为0。 2.2 分数的大小比较 要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可以先将它们转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例如,要比较 $\\frac{1}{2}$ 和 $\\frac{3}{4}$ 的大小,可以先将它们转化成相同分母的分数,比如 $\\frac{2}{4}$ 和 $\\frac{3}{4}$,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得知 $\\frac{3}{4}$ 比 $\\frac{1}{2}$ 大。 2.3 分数的简化 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相等的分数。这样的处理叫做分数的简化。 例如,$\\frac{2}{4}$ 可以简化成 $\\frac{1}{2}$。 2.4 分数的换算 分数和真分数、百分数和小数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例如,$\\frac{1}{4}$ 可以写成 $25\\%$,也可以写成0.25。 三、小练习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看看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3.1 练习一 将下面的分数转换成真分数和百分数: •$\\frac{1}{2}$ •$\\frac{3}{4}$ •$\\frac{5}{8}$ 3.2 练习二 比较下面的分数大小: •$\\frac{1}{2}$ 和 $\\frac{2}{3}$ •$\\frac{3}{4}$ 和 $\\frac{5}{8}$ •$\\frac{7}{15}$ 和 $\\frac{1}{3}$ 3.3 练习三 将下面的分数进行简化: •$\\frac{4}{8}$ •$\\frac{6}{9}$ •$\\frac{10}{1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信息窗1,第91页—第93页及相关练习。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整数、理解并掌握了“平均分”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也是从整数向分数过渡的关键环节。本节课在学生充分感知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其他方面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模型等数学学习的关键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情感目标: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理性精神和愿与同学分享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教学难点】能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的解释一个特定分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经验唤醒 谈话:同学们看,老师拿来了几个饼?老师又拿

来了几个饼?仔细观察,这是几个?猜猜看,老师接下来会拿出多少个? 预设: 1. 小半个。 2.41个。 谈话:真厉害,能比划一下它有多大吗?因为它比一半还要小,就是小半个。接下来老师会拿出多少个?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还能合情的推理,猜想,可真会学习。 谈话: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入手,唤醒 学生的知识经验,会用较规范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数 量,并用数字来记录,同时为下面分数的引入做铺垫。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认识2 1,理解分数的意义。 1.问题一:半个饼,是用什么数字来表示? 预设:①0.5 ②21 谈话:它是怎么得到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2.问题二:半个饼是怎么得到的? 预设:①切开的 ②从中间切开 ③平均分成两份 …… 谈话:我们把一个饼从正中间切开,也就是平均分成了两份,一份就是半个。 【设计意图】“善用童言童智”是儿童教学观的重要标志,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进行不断的点拨,整理、提升,将经验生长为概念的理解,很好的强化了分数概念中的“平均分”的要点必要性。

省一等奖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 五四制 三年级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

重点课例设计 ——《保罗大叔分披萨》课例分享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 的分数;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板貼 . 学具准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学具纸片,彩笔。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绘本情境引入,揭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绘本《保罗大叔分比萨》吗?这节课我想请主人 公保罗跟我们一起上课。关于保罗大叔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1:保罗大叔是谁?他是怎样分比萨的?他分比萨和数学有什么关系?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活动一:情境引入,揭示平均分。 师:保罗大叔有家比萨店,无论是店里美味诱人的比萨还是保罗大叔玩 魔术般娴熟的技术,都让大家惊叹不己。可是今天,保罗大叔遇到麻烦了!一对双胞胎来到店里点比萨,保罗大叔把比萨分成2块后端给了他们,可是不一会他们就大声吵了起来,嚷着自己的这块比较小。哥哥说:

“我的比萨小。”弟弟说:“不对,我的这块更小!”他们说得对不对呢? 这就是那两块比萨,请你来当保罗大叔,解决兄弟俩的争吵吧! 生:把两块比萨重叠在一起,两块大小一样。 师:保罗大叔是随随便便地在分比萨吗?他是怎么分的?他的分法在数 学上叫作平均分。 活动二:概念建构。 1.理解并掌握二分之一的意义。 (1)符号创造及介绍。 教师引导学生将思维聚焦在披萨上,通过两个问题:如果把一个披萨平 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学生答:一半。)一个披萨,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字 1 来表示,那能不能也创造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半个披萨呢?引导学生进行符号创造。 展示、交流多个学生的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虽然这几位同学表 示一半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想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他们都是在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 2 份,其中的 1 份表 示一半。 教师适时介绍1 2:正像同学们想的这样,数学上统一规定用“ 1 2 ”表示一 半。先写中间的“—”表示平均分;再写 2,表示平均分成 2 份,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 1 份。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认知冲突,从而自发产生符号创造的需要;学生经历了符号创造的过程,对分数的读法、写法有了更深刻的印象。(2)理解1 2 的意义。 教师提问:刚才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 2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 2 。(课件演示平均分成 2 份,用虚线框出其中的一份。)另一份呢?(课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与课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与课件“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一。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能读、写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直观地认识一个物体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用分数表示。 2. 经历分数概念产生的全过程,在分类、比较、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数学抽象概括能力,体会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 3.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平均分几份中的一份或几份”。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准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学具纸片若干,彩带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平均分。师:同学们,你当过小厨师吗?瞧,这是小厨师明明,今天由他给大家分餐,咱们一起去看看他分的怎么样,公平吗?(课件出示明明上场,有平均分的小苹果、不平均分的月饼、不平均分的火腿、平均分的蛋和平均分的面包) 师:来,说一说:哪些分的公平,哪些不公平呢? 生:月饼和火腿分的不公平,橙子和鸡蛋分的公平。师:同意他的意见吗?生:同意。 师:怎么看出分的公平还是不公平呢? 生:橙子和鸡蛋两边一样大。 师:分得公平,每份分的同样多,数学上叫什么?

生:平均分。 师:相反,应该叫? 生:不平均分 师小结:所以,分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只有这么两种情况:一种是平均分(板书),另一种是不平均分(板书)。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有关平均分的问题。(把不平均分移走) 【评析:创设“我当小厨师”为小朋友分餐的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利用情境中的学习素材可以清楚地揭示分东西时有不平均分和平均分两种不同情况,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架构数学知识,为后面聚焦平均分认识分数奠定基础。】二、学生进行平均分,生成学习资源 师:你会平均分吧? 生:会。 师:很有信心呀!老师这儿还有很多好吃的,想不想动手分分看? (出示课件:圆形批萨、正方形蛋糕、长方形面包)不过老师真是不方便把它们带到这里来,咱就用桌上的纸片代替好吗? 生:好。 师:听好操作要求(大屏幕出示)1、想一想,你准备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2、折一折,分一分,把折痕画下来。还想平均分成几份?可以再在第二张纸片上分一分,画一画。明白了吗?比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开始!生开始动手操作。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 认识》 教学内容:五四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教材注重体现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分数概念是学生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要创造一个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因此,教材安排从认识1/2开始,学生对于“一半”已经有了了解,只是还没有思考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本节课就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操作,使学生明白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以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分析: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学习过“平均分”,在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以后,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给学生,通过学生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手段,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认读分数。 (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自主经历观察、思考、涂色、比较的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的简约、和谐之美。(2)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纸片、水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阅读课本P102知识长廊。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师:同学们平时都分过东西吧?现在老师这有两张饼(一大一小)要分给两个同学,大家看应当怎样分才能让他们都满意?(出示实物)生:一人一张(不公平)。 生:先每张饼都平均分成两半,再每人各取一半就行了!

三年级数学上册 十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12—113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含义; 2、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探究活动中,锻炼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通过直观演示,带有思考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含义,提高独立、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能力。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养成勇于探索、乐于倾听、敢于发言和自觉学习的积极学习态度;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习分数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能准确的表示出几分之几的意义,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 在用数学活动为载体的教学中,让学生逐步理解、猜想、整理、再建立几分之几的概念;并能用几分之几的概念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圆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每桌带来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装了一些物品,现在请你当一名小厨师,拿出信封里的物品分一分,让同桌两人都觉得满意。请开始! 师:谁愿意说说你们组分的满意吗?怎么分的?(白板出示分的结果) 原来你们组分的同样多所以都满意。 师:你们怎么分的?满意吗?为什么? 师:谁还愿意说一说?你们只有一个月饼怎么分的?(一人一半)

教师随手把月饼撕开,一人一份,这样分你们满意吗?为什么?那应该怎么分呢?如果用这个圆片代替月饼你愿意上来分一分吗?(生上台演示)这样分大家满意吗?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内涵与重要性。由分图形的情境引入,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一半,而一半用整数表示不了时,自然展现出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学习认识2 1 及正确书写。 (1)请看电脑博士:把一个月饼从正中间切开,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一半,这”一半”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那应该用什么数呢?请看老师这里。(首先要从正中间切开 这条线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的几份?下面就写2,每人分到了1份,上面就写1。这个数就读作二分之一。这个2 1有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平均分的这条线叫分数线,平均分成2份,它就叫做分母,其中的一份,1就叫做分子。现在认识它了吗?这个分数怎么读呢?写的时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这块月饼的21,左边这份是这个月饼的2 1 ,右边这份呢? (2)追问:谁的2 1? (3)归纳: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左边这份是这个月饼的2 1 ,右边这份也是这个月饼的 21。所以我们说每一份都是这个月饼的2 1。 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2 1 。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新的教学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范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朋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你们看,都有谁呢?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能说说它的位置吗?(出示电脑图片) 二、学习新知。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可是它的位置却没有表达清楚。第几排是怎样确定的,第几个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小猴是怎样说的? 播放电脑媒体课件:小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乌龟(我在第二排第三个) 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找一找哪儿是第一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三排?第四排呢?那么第几个应该从哪边开始数呢?指着图看看。 从上面的这幅图上,我们知道了排数一般从前往后的,个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要讲清楚一个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明它在第几排,第几个?(同时出示媒体课件) 三、试一试

1、小动物的位置讲清楚了,那你自己的位置呢?同学们,从右往左数,可以这样确定,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几个一般从前往后数。 谁来试试说说自己的位置? ()在第3组第2座?()做在第4组第4座? 2、师里来了新同学,请同学们来帮他们找找位置? 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上打“√”。 A同学:第3组第2座 B同学:第2组第5座 C同学:第4组第3个 电脑课件展示,集体校对。 四、闯关练习 1、电脑出示题目一:根据题目给出的消息,要求正确说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出示电脑课件,学生观察图片。 2、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在小组交流。出示小朋友的电影票(第几排几号),学生回答正确后,进行表扬鼓励。 3、找图书。(帮图书管理员来找图书)说出什么书在第几层第几个,正确说出它们的位置。 4、找金币。(出示翻板,回答正确后,给出寻宝提示。) 在给出的藏宝信息后,自己贴金币制作寻宝图,然后在寻宝区展开寻宝活动。 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范文2 教学内客: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经历辨别方向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西、南、北4个不同的方向。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一、知识要点 1.分数的表示方法:分子、分母 2.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大小;分母不同,通分后比较分子大小 3.分数的简化: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 4.分数的加减:通分后,分数的分子加减,分母不变 二、练习题 1. 判断题 1.()一个分数的分子越大,这个分数越小。 2.()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这个分数越小。 3.()同分母的分数,分子越小,这个分数越小。 4.()同分母的分数,分子越大,这个分数越大。 5.()分数的简化是指分子除以分母。 6.()分子与分母有相同的质因数时,这个分数可以简化。 7.() 1/2 + 1/4 = 3/6。 8.() 1/2 - 1/3 = 1/5。 2. 选择题 1.下列分数中哪个最大? A. 1/2 B. 2/3 C. 3/4 D. 4/5 2.下列分数中哪个最小? A. 1/2 B. 2/3 C. 3/4 D. 4/5 3.下列哪组分数互为倒数? A. 2/3, 3/2 B. 1/4, 4/1 C. 3/5, 5/3 D. 6/7, 7/6 4.下列哪个分数不能简化? A. 5/10 B. 4/6 C. 3/5 D. 6/9

5.下列相等的分数对是()。 A. 1/2和2/3 B. 3/4和9/12 C. 1/5和2/3 D. 6/7和5/7 3. 计算题 1.计算:1/2 + 1/3 = 2.计算:1/2 - 1/4 = 3.计算:2/3 + 1/3 = 4.计算:1/5 - 1/10 = 5.计算:3/4 + 1/8 = 6.计算:7/8 - 1/4 = 三、思考题 1.如果用1/8的长方形和1/4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会发现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为什么?(提示:可以画图解决) 2.小明喝了1/2瓶牛奶,小红喝了1/4瓶牛奶,小明和小红一共喝了多少瓶牛奶? 四、总结 本次复习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表示方法、大小比较、简化和加减运算。我们还通过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了所学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1分数的初步认识

9.1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91-92,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 过程与方法: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 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每位学生一支彩笔、图片、练习卡、彩色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动画演示:东东参加《我当小厨师》实践活动,东东提出问题,我只做了一个月饼,却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板书:平均分。) 2.体验一半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又可以分多少?(一人一半)。 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圆,提问:这是你说的一半吗?怎样做才能是一半? 这半个月饼还能用我们原来学的整数表示吗?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一半:比如图形、用文字、用数等各种方式来表示,先写在练习本上,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

像这样的数1/2称为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演示进入本课,让学生直接面对问题,由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明白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语言描述分数 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这一半表示平均分成两份里的1份,就可以用来表示,那这一份呢? 。 总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 2 我把一个馒头分成2块,我吃了1块,就是吃了这个馒头的二分之一,对吗? 2.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刚才你已经找到了一个饼的1/2,能找到长方形的1/2吗?现在请你拿出长方形纸片(出示折纸要求)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找出长方形纸片的开始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 展示交流:你是怎样得到1/2的?出现横着、竖着、斜着对折的三种方法,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将有代表性的作品板贴,教师加以订正。 为什么它们的折法不同,2折出的形状也不同,却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小组交流) 总结:虽然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但它们都被平均分成了两份, 所以每份都可以用来1/2表示。(板书) 你觉得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 那第三个图形为什么不能用1/2表示呢?难道也是因为没有平均分吗?(板书:1/4)看情境图把一个烧饼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多少? 在分数的王国里,是不是只有1/2、1/4这些分数呢?那你猜想一下,还会有 哪些分数呢? 3、理解并掌握几分之几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1份是多少?2份是多少?3份呢?4份------ 学生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能找到图形的3|8? 揭示分数及教学各部分的名称:1 ……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1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如29÷4=6……5(×) 3、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4、除法的意义(3种情况) 如:54÷9=6, ①把(5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6);②(54)里面有(6 )个 (9 );③(54)是(9)的(6)倍。【注意点:只有在填写“( )个( )”时,需要交换商和除数的位置。】 5、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如:0÷7=0。(√)0不能做除数。如:7÷0=0。(×) 6、除法的口诀:一试二商三乘四减五落 7、除法的验算: 没有余数时,用“除数×商=被除数”验算; 有余数时,就用“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验算。 8、常用公式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第2单元位置与变化 1、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3、关于方位的几个易错点: ①问“图书馆在教学楼的哪个方向”,是站在教学楼的位置看图书馆。 ②教学楼在食堂的南面,食堂就在教学楼的(北)面。单反 ③小红在小明的东南面,小明就在小红的(西北)面。双反 4、平移和旋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平移旋转 相同点大小和形状都不变 不同点平移是沿直线运动, 运动时方向不变 旋转是围着一个点或轴做圆 周运动,运动时方向发生变化 5、列举平移和旋转现象 平移现象:汽车按直线行驶、拉抽屉、电梯的升降、升国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1分数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三年级上册)》112~11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分数发展演变历史,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用几分之一表示实际操作的结果,学会有逻辑的思考和表达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做事条理分明、严谨细致的思维品质。 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体会分数结构的完整性,培养学生追求完美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长方形纸条、正方形纸条。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从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开始…… 一天狗哥哥和狗弟弟去超市买食物……,第二天……,第三天……,每只小猪分得多少?(一半)

师:半个月饼也就是月饼的一半,“一半”我们还可不可以用以前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不能),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呢?(1/2) 1.导出课题 师:“一半”我们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数学大家庭的一位新成员“分数”(板书课题)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读法 师:再来一起看……(课件演示分月饼出示1/2) 大家一起读一下这个分数。(出示读作)仔细看,1/2这个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一起来了解一下。(课件) 课件小结:刚才我们看到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半个,可以用1/2表示,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认识1/2这个分数好吗? 二、合作探究、活动、建构 (一)进一步认识1/2 1.动手折画斜线表示1/2 师:请大家从准备好的各种图形中任选一个图形,动手出图形的1/2,并用画斜线的方法表示出来。 师:刚才大家都用对折的方法表示出了图形的1/2,为了更清楚的看到图形的1/2。大家又用画斜线的方法表示出了图形的1/2。 师: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演示)问:空白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多少?

三年级教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10篇)

三年级教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10篇)篇一:三年级教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2——73页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在这些变化中还存在许多数学问题。 你对哪个时期印象最深?了解到什么? 二、讲授新课 他们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多少是一半?一半怎样表示?(小组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 3、有没有什么符号可以表示一半? 出示:1/2 读作二分之一这样的数,我们叫它分数。 4、教学书写: 先写“—”,再写“2”,最后写“1” 5、胎儿头长占身长的一半,也就是多少?

用纸条表示胎儿的身长,怎么表示一半? 6、婴儿、成人的头长也能用1/2表示吗?用纸条折一折,涂一涂,表示一下。 指出头长在哪儿?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成人呢? 7、今天,我们认识了3个分数:1/2 1/4 1/8 8、学习书写: 1/2:先写“—”,再写“2”,最后写“1” 分数就这三个吗?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三、小结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读作二分之一 读作四分之一 1/8 读作八分之一 教学反思:

通过看图和实际的操作,学生对分数的含义认识比较好,知道分母、分子的意思。分数的认读需要加强练习,一部分学生习惯从分子开始读,导致错误。 第二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图片)涂色部分是多少? 出示分数,学生涂色 二、讲授新课 1、成年人的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2、成年人上身的长约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3、八分之三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 你能在这条线段上表示一下吗? 4、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 分子 ——分数线

分数的初步认识大单元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是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从自然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更是学生对数概念认识的一次飞跃,分数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分数与自然数有很大的差异性,读法不同,写法不同,外形不同,更重要的是分数概念较为抽象,而且有多种含义,所以学生感到难学。分数教学一直是“数与代数”领域公认的教学难点,学生无论是在理解分数计算的算理,还是后续解决分数相关实际问题时总会困难重重,所以可以根据教材逻辑和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单元整合。 1.“分数的初步认识”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2022)指出,本单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应用意识等,同时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进行明确要求。

2.“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一)纵向比较,把握教材前后脉络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整数、理解并掌握了“平均分”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认识分数的起始课,为第二学段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基础。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开始,

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相对于整数而言,分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初步认识分数时主要借助操作、直观,从“部分——整体”的角度进行,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奠定基础。 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认识单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而在第二学段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将扩展到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反映的是一种“关系认识”的思维方式,所以分数概念较之整数概念来说更为抽象。所以教学的关键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和动手操作的活动,借助数形结合等方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易于理解掌握。 从宏观的知识体系上看,教材主要分为三次进行学习分数。第一次是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四下“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三次是初中的“分式”学习。通过三次学习,完成对分数知识体系的建构。 在小学阶段,教材对分数概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设计,设计了分数意义的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帮助学生实现对分数意义理解的不断完善和整体建构。通过对青岛版五四制教材的梳理,得到分数认知各阶段进阶表现。

青岛版五四制三上数学整册单元备课

青岛版五四制三上数学整册单元备课 正确描述某一地点的位置。 2.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理解位置和变换的概念。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描述某 一地点的位置或进行简单的平移和旋转变换。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方位词的使用和位置的描述,以及平移和旋转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掌握平移和旋转变换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本单元共有10课时,其中包括室内和室外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位置和变换的概念和方法。同时,还将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运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到生态分析园观赏花卉的情境。通过问题“3种颜色的花一 共摆了多少盆?”或者引入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研究, 教材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借助直观的观图和摆学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从而更加深入

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教材还通过问题“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来探究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构方法。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参观蔬菜种植区的情境。通过问题“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以及“把番茄苗移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来探究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还呈现了多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列表法、画线段图等,这些方法不仅操作性强,而且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可以经历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次,学生可以掌握用连乘、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可以通过整理信息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孩子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与反思 ◆您如今正在阅读的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反思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9798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第一节内容,也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之一,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的根底上,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无论从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通过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根底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的 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讨论和研究,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

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目的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考虑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1.出示肯德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平均分 〔四个鸡翅、两杯可乐两个学生分〕 师:四个鸡翅、两杯可乐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生:每人分得两个鸡翅,一杯可乐。 师:数学上把分的一样多,叫做什么? 生:数学上把分的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青岛版教材上创设的是人不同时期各部分占整个身长的几分之几,据课前调查,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这幅图,很难理解,比较抽象,而且也不是很感兴趣,于是,我创设了学生喜欢有非常熟悉的分鸡翅和可乐的生活情境,进一步运用和体验平均分思想,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分数的意义与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