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医治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途经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医治。

二、相对禁忌症:有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各类原因所致头颈部不能充分后仰者、颈部较大肿瘤者。

三、长处

1)颈部易于保护,不易感染,使历时间相对较长。

2)颈内静脉压力较低,容易压迫止血。

3)血栓形成和血管狭小发生的机缘少。

四、缺点

1 穿刺时对体位要求较高。

2 不够美观、影响头部活动。

3穿刺部位

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旁开~1.0cm。

中路: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颈总动脉前外侧。

后路: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五、操作方式

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双腔留置导管全套、局麻药、注射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

2 、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 、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必然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进程中边进边回抽。有冲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7、维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8、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9 、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如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以用小尖刀或注射器针头斜面侧切小口。

10 、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11、别离回抽导管动静脉两头观察回血是不是顺畅,再于两头别离注入肝

素生理盐水3~5ml,冲净残血,肝素帽封管。

12 、用皮针与缝线将导管颈部的硅胶翼与皮肤缝合,固定导管,再以敷料覆盖包扎。

13、建议置管后行胸部X摄片,了解导管位置。

六.注意事项

1 、颈内静脉穿刺较股静脉穿刺并发症相对要多,术前应向患者及家眷充分说明并签知情同意书。

2 、如患者曾行同侧静脉插管,可能会存在颈内静脉狭小或移位,可行血管超声定位。

3、颈内静脉穿刺对体位要求较高,正确的体位是穿刺成功的前提;但心衰较重难以平卧的患者建议做股静脉置管。

4 、穿刺针穿入血管后如见暗红色血液,说明进入静脉的可能大,如推注压力小,则静脉的可能性更大;但心衰患者静脉压较高,而低氧血症患者动脉血颜色较暗需要注意辨别。

5 、当需要穿刺左侧颈内静脉时,因该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左头臂静脉后形成必然角度,注意扩皮器进入不要太深,以避免损伤血管。

6、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可变换不同部位,以减少组织和血管的损伤。

7、如穿刺针误入动脉或难以肯定是不是静脉,则应拔出穿刺针充分压迫,一般穿入动脉需压迫20分钟左右,确认无出血后再继续穿刺,但建议改换其它部位。

七、并发症及处置

1、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局部压迫即可。

2 、误穿动脉:当即拔出穿刺针,指压20分钟,不然易发生血肿。

3 、气胸及血气胸:较锁骨下静脉穿刺少见,大多发生经锁骨下或锁骨下凹切迹穿刺患者。预防及处置:穿刺时尽可能避免刺破胸膜,一旦出现该并发症应当即拔出导管,对严重病例应行胸腔引流。

4、空气栓塞:少见,但可致命。处置:①左侧头低位。②经皮行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抽气。③呼吸循环支持,高浓度吸氧。

5 、感染表现:①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烧,尤其是透析进程中。

②局部压痛和炎症反映。③白细胞数增高,血培育确诊。处置:严格无菌操作;确诊后即应拔除导管,并作细菌培育,应用抗生素医治。

6、心律失常预防:对于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应避免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管;操作可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7、窒息临床表现:皮下血肿进行性或急骤增大,短时间内压迫气管,造成窒息乃至死亡。处置:对持续性增大的血肿切开皮肤减压并压迫或缝合出血点,如患者已出现严重的窒息症状,应及时做气管插管,必要时当即行气管切开。避免当日透析,如确实需要,应采用无肝素透析。

8、导丝断裂或导丝留在血管内

处置:请血管介入科或血管外科协助解决。

颈内静脉穿刺三指法定位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 时间:2011-02-14 11:30来源:未知作者:Mr.Editor 点击: 765次 颈内静脉解剖:静脉入路的建立有多种途径。因为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相对固 定,穿刺成功率高,故常被采用。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示意图方法:患者仰卧, 头颈后仰(20~30,又称为肩枕过伸位)。头转向对侧(一般多穿刺右侧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穿刺有多条路径 颈内静脉解剖:.... 颈内静脉入路的建立有多种途径[4]。自Seldinger 经皮穿刺技术首次用于深静脉置管术以来[3],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已成为很多医生的首选。因为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相对固定,体表解剖标志较为明显,且多数人可以轻易地被触摸到颈动脉搏动,故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达90%~99%。右颈内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的行程短而直,也便于行右心腔内的置管术,无穿破胸导管致胸导管淋巴液漏的危险。临床上颈内静脉穿刺主要用于输液,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浅静脉穿刺困难的大量快速输血,起搏器电极导管,长期或临时透析导管的植入和化疗。

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中段中路)示意图 方法:患者仰卧,头颈后仰(20°~30°,又称为肩枕过伸位)。头转向对侧(一般多穿刺右侧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穿刺有多条路径,理论上颈内静脉各段均可以进行穿刺,但颈内静脉上段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较近,周围的脑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交感神经)较多。颈动脉窦也位于此段。在高位穿刺危险较大。颈内静脉下段位置较深,不易作为穿刺位置。尽管有高位后路(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和低位后路颈内静脉穿刺的报告,但颈内静脉中段的位置表浅,重要的相邻器官可在穿刺时规避,是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部位。除此以外,选择颈内静脉中段穿刺入路也非常重要常见的入路有三种: 中段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下1/3向同侧锁骨中线方向的下后方穿刺(如下图)。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正确地显示胸锁乳突肌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 PICC(经皮中心导管)置管术是一种介入手术,用于在患者的上肢静脉中插入导管,以便输液、输血、输药和监测血液压力。下面是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的详细步骤: 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 a.患者入室前核对患者身份、孔径大小和静脉情况。 b.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 c.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通常是仰卧位,将患肢置于适当的位置。 d.带手术帽、口罩、手套和无菌围裙。 2.选择置管导管: a.根据患者临床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孔径。 b.准备好适当长度的导管,确保导管无弯曲和结节。 3.皮肤消毒: a.清洁患者皮肤周围的污垢和皮脂。 b.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酒精或碘酒)进行皮肤消毒。 4.局部麻醉: a.注射适当的局部麻醉药物,使患者感到疼痛减轻。 5.环境准备:

a.架设无菌操作台。 b.打开适当数量的手术包,确保所有器械和材料都是无菌的。 6.导管插入: a.插入导管前,确保导管完全无菌。 b.穿戴无菌手套。 c.使用穿刺针将导管插入皮肤。 d.进一步推送导管到静脉。 e.将穿刺针移出导管,留下导管。 7.导管固定和连接: a.使用透明敷料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体表上,确保导管处于正确位置。 b.连接导管至适当的输液设备。 维护: 1.导管护理: a.每天检查导管是否有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 b.定期更换透明敷料,保持导管固定。 c.定期清洗导管连接器。 2.导管与透明敷料更换: a.必要时更换导管和透明敷料。 b.使用无菌操作进行更换,避免污染。

3.导管冲洗: a.根据需要,定期冲洗导管以避免栓塞。 b.使用适当的冲洗液进行冲洗,注射推荐量的冲洗液。 4.导管拔除: a.导管用于治疗完毕或有并发症(如感染)时,需要拔除。 b.使用无菌操作将导管缓慢拔出,并及时压迫止血。 以上是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维护的详细步骤。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务必按照医疗机构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经皮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1. 引言 经皮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操作,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成功率,制定本操作规范。 2. 适应症与禁忌症 2.1 适应症 经皮腋静脉穿刺置管术适用于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输血、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治疗的病例。 2.2 禁忌症 禁忌症包括出血倾向、皮肤感染、局部肿胀等情况。禁忌症的病例应选择其他适用的静脉穿刺置管术。 3. 设备准备 3.1 器械 - 穿刺针:16G - 弹簧钳

- 弹簧导管 - 注射器:10ml - 生理盐水 - 消毒液 3.2 环境 准备一个清洁、安静、明亮、温暖的操作室,保持良好的通风,并配备必要的照明设备。 4. 操作步骤 4.1 准备病人 - 向患者详细解释操作过程及风险,取得患者的同意。 -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肩部外展并抬高患侧手臂。 4.2 皮肤消毒 - 用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戴好手套。 - 选择穿刺部位,清洁皮肤。 4.3 静脉穿刺 - 拿起穿刺针,将底部锋利的针尖放置在穿刺部位,成约40°角。

- 沿着腋纵轴线朝内、下方滑动针头,直到感到滑出阻力。 - 放下弹簧柄使其自动推入皮下组织。 - 渐进性推入导管,搭一指(保证导管不脱出)。 - 用吸引器或注射器抽出导管内的空气。 4.4 导管固定 - 用布条、透气胶布固定导管。 - 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避免压迫血管。 5. 操作注意事项 - 操作前检查器械完好无损、清洁。有问题的器械应及时更换。- 每位操作人员应穿戴手术帽、口罩、手套,保持手部卫生。 - 注意穿刺过程中的循序渐进,避免用力过猛。 - 穿刺部位应保持干燥,避免湿气容易导致感染。 - 操作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6. 操作后处理 - 将穿刺剩余的导管剪掉。 - 确认导管固定牢靠,患者无不适反应。 - 给予患者相应的医嘱。

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

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 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置管方法 右侧颈内静脉是留置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部位,它的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低于股静脉置管及锁骨下静脉置管。 【经皮穿刺置管操作步骤】 1.穿刺前忠者及用物准备忠者去枕平卧,使用TrendelenbUrg体位(头低足高15o~30o),头偏向对侧面约45o o颈部皮肤消毒、铺无菌单,显露胸骨上切迹、锁骨、胸钺乳突肌侧缘和下颌骨下缘。用稀释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及穿刺针。 2.穿刺确定穿刺点,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5ml注射器试穿成功后,改用16G穿刺针连接注射器,按试穿成功的进针轨迹,穿刺针进入皮后,保持注射器负压,缓慢进针、推针直至抽到静脉回血。 3.插入导丝、留置撒去注射器,从针头处插入导丝,缓慢送入,约20Cm即可。不宜过深,以防导管尖端刺激心脏诱发心律失常。退出穿刺针,留置导丝。 4.准备皮下隧道按照预先设计的皮下隧道走行,用逐利多卡因对隧道皮肤、皮下组织局部浸润麻醉,在穿刺点做一个ICnI外侧切口,分开皮下组织,导管出口处做ICIll切口。 5.建立皮下隧道用隧道器建立联通两个切口的皮下弧形隧道,做隧道时应使弧形弯度要大,避免打折或呈锐角。将留置导管的静脉端套入隧道器尾部,把隧道器上的塑料帽推向尾部,通过隧道器把导管

引入隧道,然后从穿刺点拉出,导管的动脉腔在外侧以减少贴壁引起血流不畅。将涤纶套拉入皮下隧道,涤纶套距离皮肤出口2〜3cm。将隧道器与留置导管分开,调整好导管位置,确定皮下无打折扭曲。 6.沿导丝插入扩张管沿导丝缓慢插入细扩张管,插入时若遇很大阻力,则要反复确定导丝是否仍在血管内。然后换用粗扩张管,再次确认导丝处于血管内。 7.沿导丝放入撕脱鞘因撕脱鞘比扩张管直径大,插入皮下时会有一定阻力,要求动作更轻柔,确保导丝末端处于撕脱菊外面。根据患者体型决定撕脱辅进入深度,一般进入静脉即可,不宜太深。 8.送入双腔导管、留置将双腔留置导管从鞘套内插入,双手拇指按住鞘套,双手示指呈180。撕开撕脱鞘,同时推入双腔导管,最终将撕脱鞘拉出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于颈内静脉。 9.检查、术毕用5ml注射器抽稀释肝素生理盐水对导管动脉端、静脉端反复抽吸,回抽顺畅无阻力,见暗红色血液后用稀释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按照管腔刻度予以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固定导管双翼,无菌敷料覆盖。术后常规行胸部正侧位X线片了解导管位置。 【操作流程】 1.体位患者仰卧位,头部略偏向左,充分暴露右侧颈部三角区。有条件者操作可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穿刺区局部消毒,铺无菌洞巾。 2.局部麻醉、试穿用0.5%〜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此麻醉注射器,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方向,与皮肤呈30。〜45。进针(如果患者较胖,进针角度应酌情增大),试穿。保持注射器内轻度负压。成功

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1. 引言 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输注药物、输液和血液采集等治疗和检查过程中。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效 果性,制定本操作规范。 2. 操作准备 -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核实医嘱。 - 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器械,包括消毒液、手套、注射器以及权 威认证的穿刺针和导管。 - 为患者提供合适的位置和环境,保持患者的隐私。 3. 患者准备 -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的知情 同意。 - 辅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确保舒适和稳定。 - 清洁患者手术部位,用无菌巾覆盖周围区域。 4. 操作步骤

4.1 皮肤消毒 - 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 - 使用含酒精的无菌棉球或无菌海绵蘸取足够的消毒液,以圆 周运动的方式消毒穿刺区域。 - 锁骨下动脉与颈内静脉交叉点,是常用的穿刺位置。消毒后,等待消毒液干燥。 4.2 麻醉 - 麻醉部位神经的选择性麻醉剂或者全身麻醉,取决于患者情 况和医生判断。 4.3 穿刺 - 穿刺时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确定针尖处于锁骨下动脉与颈内 静脉交叉点的中心位置。 - 将穿刺针缓慢插入皮肤,沿着针尖的方向轻轻推进穿刺。 - 当穿刺针进入血管后,确认有血液回吸,并等候数秒。 - 将导管连接到穿刺针上,确保导管插入血管并顺利通过。 4.4 固定和包扎 - 在导管插入位置周围使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

- 使用无菌纱布和胶布进行包扎,确保导管固定牢固且紧贴皮肤。 5. 操作注意事项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注意患者的疼痛感受和不适,适当进行镇痛措施。 - 随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 定时更换导管,避免感染和堵塞。 6. 操作后处理 - 将操作过程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包括穿刺时间、导管大小和插入深度等信息。 - 监测患者的反应,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静脉炎症等并发症。 - 根据医嘱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止血药物的应用、炎症的处理等。 7. 结束语 经皮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每位操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操作规范,在

经皮股静脉置管术

经皮股静脉置管术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经皮股静脉置管术 1、适用范围 (1)操作较容易,所以适合新开展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单位或术者。 (2)卧床及全身情况较差者。 (3)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血栓形成或颈内、锁骨下静脉插管有困难者。 (4)无需长期留置导管或即插即用者。 (5)插管后需紧急透析者。 2、优缺点 (1)优点 1)操作简单、安全。 2)适用于需紧急抢救,神志不清、不能主动配合及不能搬动的患者。 (2)缺点 1)邻近外阴、肛门,易污染,感染率较高,保留时间短。 2)易误穿入股动脉。 3)导管易折,且不易固定。 4)下肢体活动相对受限。 3、操作方法 (1)双腔管,导管长度19~20cm。 (2)腹股沟穿刺处常规备皮。 (3)体位:患者仰卧位,屈膝、大腿外旋外展45°,特殊患者如心衰,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坐位。完全坐位或前倾位则不宜行股静脉置管。 (4)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1cm处。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

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脐侧,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7)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8)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如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以小尖刀侧切小口。(9)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10)分别回抽导管动静脉两端观察回血是否顺畅,再于两端分别注入肝素生理盐水3~5ml,冲净残血,肝素帽封管。 (11)用皮针与缝线将导管颈部的硅胶翼与皮肤缝合,固定导管,再以敷料覆盖包扎。 4、注意事项 (1)股静脉穿刺为有创性的治疗措施,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 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征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 (2)如患者血管条件差,术前触摸不到股动脉,应做血管超声检查。如有 条件可在超声引导下操作。 (3)预冲导管时应注意避免混入气泡。 (4)如定位欠清晰或术者不熟练,穿刺前可予5ml注射器探查血管 (5)穿刺针穿入血管后如见暗红色血液,说明进入静脉的可能性大,如再推注压力小,则静脉的可能性更大。 (6)如穿刺针误入动脉或难以确定是否静脉,则应拔出穿刺针充分压迫。 (7)导丝进入过程中如遇阻力切勿强行推进,转动方向后再进。如仍有阻力,则需退出穿刺针和导丝,重新选择穿刺部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操作指南

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皮穿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的导管。主要用于输注刺激性和发泡性药物、七天以上的静脉输液、测定中心静脉压及多次采集血样;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重大麻醉和癌症患者化疗给药具有重要意义。 穿刺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前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尖端可达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穿刺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风险-效益评估,并选择适当的置管部位。穿刺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所用物品、环境等做好必要的消毒与灭菌,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 一、置管预防感染流程 环境要求:中心静脉穿刺尽量选择在手术室进行。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在急诊室、抢救室、ICU或病房进行时,应提前进行室内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并限制室内人员的数量及流量。 人员要求:操作者应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操作。操作前应按标准洗手方法洗手,无洗手条件时应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在非手术室环境中,要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 消毒皮肤: 1)、碘酒和酒精:先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 2)、洗必泰酒精:摩擦消毒,时间不少于30秒。 消毒时消毒剂与皮肤充分接触,涂抹均匀;年龄﹤2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洗必泰酒精。 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不少于20cm。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消毒范围包括颌下、颈、锁骨下区域;股静脉穿刺前需备皮,消毒范围自脐下至大腿上1/3。 铺无菌巾:以穿刺点为中心,将无菌巾依次铺在操作者对侧、患者头侧、患者脚侧、操作者同侧,穿刺点再覆以孔巾,铺巾范围要求覆盖患者全身。 留置导管:若需留置导管,用套扎、缝合法将导管固定于穿刺点旁皮肤。 将导管的体外部分盘曲呈S形(降低导管张力,避免移动),用≧8×12cm 的透明贴膜进行固定。如穿刺点有出血或渗出,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透明贴膜或胶布固定。记录体外导管长度及置管日期。 二.置管后预防感染流程: 1.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并及时处理。透明贴膜1周更换1次,出现潮湿、血迹或松脱时及时更换;无菌纱布1天更换1次,有污染随时更换;观察导管有无移位,定期测量体外导管的长度并记录,切忌将脱出的导管回送。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规范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标准及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技术 一、大体知识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定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普遍应用。要紧适应于以下情形: 1)体外循环下各类心血管手术 2)估量术中将显现血流动力学转变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峻外伤、休克和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医治或经静脉抗生素医治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医治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严峻障碍者幸免进行锁骨下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病人幸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血肿、气胸、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胸、水胸、空气栓塞和感染。 二、大体操作指导 目前多采纳经皮穿刺的方式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经常使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项选择用右边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躯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维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动,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信在静脉腔内即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式有两种: ①外衣管直接穿刺法:依照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衣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动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衣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信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依照病人的具体情形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式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若是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形而定,一样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爱惜膜加固。用缝针固按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避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进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事实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因此较锁骨下进路为平安。此进路不通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衣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能够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⑵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隙张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从锁骨中内1/3的交壤处,锁骨下缘约1~1.5cm(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小于10°,紧靠胸锁内下缘缓缓推动,如此可幸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所引发的气胸。在进针的进程中,边进边轻轻回抽,当有暗红色血液时停止前进,并反复测试其通畅情形,确信在静脉腔内时即可置导管。若是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

CVC护理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规范 一、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概念 经体表穿刺至相应的静脉,插入各种导管至大血管腔内或心腔。利用其测定各种生理学参数,同时也可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接便利路途。――是重症病房、大手术和救治危重病员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适应症 1. 治疗 a.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b. 长期输液治疗 c. 大量、快速扩容通道 d. 胃肠外营养治疗 e.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f.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2.监测 a 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CVP监测 b Swan-Ganz导管监测 c 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 3.急救 a. 放置起搏器电极 b. 急救用药 •三、禁忌症 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穿刺局部有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不合作,燥动不安病人 四、常用穿刺置管途径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上路 锁骨下路 颈内静脉 前路 中路 后路 股静脉 目前在急诊中多采用经皮穿刺,放置导管到右心房或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并原位固定(无隧道式nontunneled)。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一)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对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 穿刺进路有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两种。 •锁骨下路 优点: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穿刺部位为锁骨下方胸壁,该处较为平坦,可以进行满意的消毒准备;穿刺导管易于固定,敷料不跨越关节,易于清洁和更换;不影响患者颈部和上肢的活动,敷料对患者是舒适的;利于置管后护理;只要操作者受过一定训练,本治疗方法是相对

中心静脉穿刺操作指南及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技术及评分标准 一、基本知识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主要适应于以下情况: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病人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血肿、气胸、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胸、水胸、空气栓塞和感染。 二、基本操作指导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技术一、基本知识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主要适应于以下情况: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病人避免行颈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血肿、气胸、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胸、水胸、空气栓塞和感染。 二、基本操作指导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 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侧缘,在锁骨中点稍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呈弓形而稍向下,资料Word 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 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

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器沿钢丝送入静脉(送扩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 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膜起搏器。 ⑵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资料Word 隙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从锁骨中1/3的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1.5cm(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小于10°,紧靠胸锁下缘徐徐推进,这样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所引起的气胸。在进针的过程中,边进边轻轻回抽,当有暗红色血液时停止前进,并反复测试其通畅情况,确定在静脉腔时便可置导管。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仍无回血时,不可再向前推进,以免损伤锁骨下动脉。此时应

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1. 引言 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操作,用于采集静脉血液,给药或提供持续静脉通道。该操作规范旨在规范操作步骤,减少风 险并保证操作安全和有效。 2. 操作准备 在进行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前,需要做以下准备: 1. 检查术者和患者身份,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 2. 准备必要的器材,包括穿刺针、导丝、穿刺套装、静脉置管 导管、无菌手套等。 3. 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和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 3. 操作步骤 1. 维持无菌操作环境,穿戴无菌手套,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2. 定位和标记穿刺部位,通常在髂前上棘到髂峡上缘的连线上 靠内2-3cm的位置。 3. 用皮肤消毒剂对穿刺部位进行创口消毒,按照规范流程进行 消毒处理。

4. 在消毒后等待适当的时间,直到消毒剂完全干燥。 5. 术者利用通视或摄像设备的辅助,进行髂静脉穿刺。 6. 在确认了针尖放置在静脉腔内之后,将导丝通过穿刺针插入 到静脉内。 7. 增加穿刺针和导丝处的钝针为导管提供穿刺通道。 8. 选用合适的导管规格,将导管通过钝针插入到静脉内。 9. 将导管固定到患者身体,确保导管的稳定性和安全。 10. 进行必要的导管连接和静脉通道检查。 11. 整理器材和废弃物,完成患者的相关记录。 4. 操作注意事项 在进行经皮髂静脉穿刺置管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穿刺部位和操作器材的无菌。 2. 在穿刺和插入导管的过程中,应缓慢且平稳,避免造成静脉 穿孔或出血。 3. 在固定导管时,要轻柔并避免过度牵拉,以防导管脱落或移位。 4. 注意术者和患者的安全,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沟通和配合。 5. 完成操作后,应妥善处置废弃物,及时清洁和消毒操作区域。

经皮无名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要点

经皮无名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要点 【手术材料准备】 1.静脉穿刺包 ①穿刺针,②导丝,③注射器,④隧道针,⑤留置CUff导管(型号),⑥扩张器,⑦撕脱鞘,⑧手术刀。 2.静脉切开包。 3.其他①5F单弯(椎动脉)导管、肝素帽、缝皮针、缝线、小尖刀片、无菌纱布、透气敷料等。②2%利多卡因5m1、肝素IOOmg和生理盐水200m1。 【手术定位点选择】 患者头略偏向左侧暴露颈部三角区后,选择颈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下侧0.5~1.Ocm进针。 【手术过程】 手术除定位穿刺无名静脉外,其他主要操作严格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进行,具体流程如下: 1.手术在介入放射手术室中进行。 2.患者仰卧位,头略偏向左,充分暴露右侧颈部三角区。 3.术者戴帽子、口罩,穿刺区局部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单。

4.在数字减影技术(DSA)引导下,通过股静脉人路,置入 5F单弯导管,造影后,导管留置在无名静脉处定位。 5.用O.5%〜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6.穿刺针经皮从颈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下侧0.5〜1.Ocm进针,在DSA纵向和水平方向引导穿刺针进入的路径,进针深度为3〜5cm,可顺利进入右侧无名静脉。穿刺过程中注意路径周围血管走行、纵隔的范围,以免损伤动脉、肺部组织。 7.由穿刺针导丝孔送入导丝后,拔出穿刺针。 8.于体表标记好长期导管的出口位置,使导管的涤纶套在出口内1〜2cm处。 9.用0.5%〜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于做好标记的长期导管出口处皮肤切2cm左右的小口,沿切口向上分离皮下组织,形成皮下隧道至导丝出口处,并于导丝出口处做一个2cm切口。 10.用隧道针将长期导管的末端从皮肤出口处沿皮下隧道引出至导丝处,调整长期CUff导管的位置于离出口1〜2cm处的皮下。 11.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后,沿导丝置入带芯的撕脱鞘。 12.拔出导丝及撕脱鞘芯,同时立即以指腹堵住撕脱鞘口以避免血液流出或空气进入血管。 13.沿撕脱鞘腔置入长期导管,向两侧撕开撕脱鞘至长期导管全部进入,注意避免导管打折。

静脉穿刺置管术

静脉穿刺置管术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体会 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容量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血液净化治疗、长期输液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又因为操作方便、护理便利、不易感染、容易固定等优点得到人们的重视。近3年来笔者进行了1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经过顺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5月~2005年5月间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120例,男8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2±10.6)岁,均为神志清醒能配合者。其中手术108例,非手术12例。置管目的:监测心功能,长期输液、输血。 1.2穿刺部位及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有两种,即经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锁骨下路进针法。穿刺点位于锁骨中点下缘0.5~1cm处。(1)为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在两肩胛之间脊柱正中垫一小柱形枕,使穿刺侧肩关节尽量下垂,术者站在穿刺部位对侧。从胸锁关节向外三横指处(约5cm,即锁骨下缘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为进针点。(2)颈、胸、肩部常规皮肤消毒,打开无菌包,戴手套,铺洞巾,抽取1%利多卡因5ml作局部浸润麻醉。(3)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4ml后与穿刺针相连,排尽空气。(4)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针梗紧贴锁骨下缘。进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咳嗽,如有咳嗽应停止进针,以免刺破胸腔或损伤肺组织而引起气胸。(5)进针时,针头向后内上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相对禁忌症:有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各种原因所致头颈部不能充分后仰者、颈部较大肿瘤者。 三、优点 1)颈部易于保护,不易感染,使用时间相对较长。 2)颈内静脉压力较低,容易压迫止血。 3)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的机会少。 四、缺点

1穿刺时对体位请求较高。 2不够美观、影响头部活动。 3穿刺部位 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 中路: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颈总动脉前外侧。 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双腔留置导管全套、局麻药、注射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 2、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边,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1 4、通例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心理盐水注射器毗连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有打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第一篇: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PICC置管术的操作流程 1.做好准备,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环境。2.选择合适的静脉 l 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 l 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 l 松开止血带。3.测量定位 l 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度 l 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l 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厘米 l 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4.建立无菌区 l 打开PICC无菌包,带手套。 l 应用无菌技术,准备肝素帽、抽吸生理盐水。l 将第一块治疗巾垫在患者手臂下。5.消毒穿刺点 l 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范围穿刺点上下10厘米两侧至臂缘。l 先用酒精清洁脱脂,再用碘伏消毒。等待两种消毒剂自然干燥。l 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手套。l 铺孔巾及治疗巾,扩大无菌区。6.预冲导管

7.扎止血带,实施静脉穿刺: l 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30度,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推入导入针,确保导入鞘管的尖端也处于静脉内,再送套管。 8.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 l 松开止血带 l 左手食指固定导入鞘避免移位 l 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 l 从导入鞘管中抽出穿刺针。 9.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匀缓慢。10.退出导引套管 l 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 l 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11.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12.确定回血和封管 l 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 l 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 l 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肝素钠浓度:50u-100u/ml)。 注意:小直径(<5m)注射器可能造成高压,使导管发生破裂。13.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 l 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 l 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并注意不要盖住穿刺点 l 覆盖透明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加压粘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