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

专科技术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目的: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临时血管通路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他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

1.广泛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2.穿刺局部有感染。

3.凝血功能障碍。

4.患者不合作。

(三)技术医师资格:住院医师及以上。

(四)操作方法

穿刺部位:以中路最为常用。

中路法定位: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距锁骨上缘3 ~5 cm。颈总动脉前外侧。

穿刺步骤:以常用的钢丝导引置入法(Seldinger 技术)为例。

1.根据穿刺部位采取不同体位,颈内静脉采用头低仰卧位(Trendelenburg 体位)。

2.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铺无菌巾。

3.戴无菌手套。

4.0.5% ~1%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采用穿刺针或套管针静脉穿刺,穿入静脉后有静脉血液抽出。

6.固定穿刺针并插入导引钢丝;如用套管针者,先将套管针拔出,将套管留置在中

心静脉内,沿套管插入导引钢丝,并拔出套管针。注意插入引导钢丝困难时,不可强行插入。7.应用扩张器沿导引钢丝扩张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及中心静脉。

8.插入导管取相应的导管,导管各腔内充满肝素生理盐水,沿导引钢丝插入中心

静脉。

9.抽出导引钢丝。

10.分别检查导管各腔血流是否通畅。

11.用20 ~40 mg/dl 肝素生理盐水充满导管各腔,并盖好肝素帽。

12.将导管缝合固定到皮肤上。

13.局部行无菌包扎。

14.建议置管后行胸部X 线摄片,了解导管位置。

(五)注意事项:

1.导管选择.成年人导管的直径一般在11---14Fr.右侧颈内静脉一般选用长度为12—16cm,左侧颈内静脉一般选用长度为14—20cm.

2.正式穿刺时的进针深度往往较试穿时要深,因为.正式穿刺时粗针头较钝,易将静脉壁向前推移甚至压瘪,尤其是低血容量的病人。有时穿透静脉也未抽得回血,这时可缓慢退针,边退边抽往往可抽得回血。

3.应掌握多种进路的穿刺技术,避免在某一部位过度穿刺。

4.穿刺过程中穿刺针要直进直退,如需要改变穿刺方向时必须将针尖退至皮下,否则会增加血管的损伤。

5.穿刺成功后应将导管内的气体抽出注入生理盐水,以防固定导管时血液在导管内凝固。

6.有条件可以在B超下穿刺,特别是在既往有多次该部位插管史或穿刺不顺利的病人。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医治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途经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医治。 二、相对禁忌症:有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各类原因所致头颈部不能充分后仰者、颈部较大肿瘤者。 三、长处 1)颈部易于保护,不易感染,使历时间相对较长。 2)颈内静脉压力较低,容易压迫止血。 3)血栓形成和血管狭小发生的机缘少。 四、缺点 1 穿刺时对体位要求较高。 2 不够美观、影响头部活动。 3穿刺部位 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旁开~1.0cm。

中路: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颈总动脉前外侧。 后路: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五、操作方式 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双腔留置导管全套、局麻药、注射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 2 、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 、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必然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进程中边进边回抽。有冲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7、维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8、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9 、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如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以用小尖刀或注射器针头斜面侧切小口。 10 、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11、别离回抽导管动静脉两头观察回血是不是顺畅,再于两头别离注入肝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

专科技术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目的: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临时血管通路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他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 1.广泛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2.穿刺局部有感染。 3.凝血功能障碍。 4.患者不合作。 (三)技术医师资格:住院医师及以上。 (四)操作方法 穿刺部位:以中路最为常用。 中路法定位: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距锁骨上缘3 ~5 cm。颈总动脉前外侧。 穿刺步骤:以常用的钢丝导引置入法(Seldinger 技术)为例。 1.根据穿刺部位采取不同体位,颈内静脉采用头低仰卧位(Trendelenburg 体位)。 2.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铺无菌巾。 3.戴无菌手套。 4.0.5% ~1%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采用穿刺针或套管针静脉穿刺,穿入静脉后有静脉血液抽出。 6.固定穿刺针并插入导引钢丝;如用套管针者,先将套管针拔出,将套管留置在中 心静脉内,沿套管插入导引钢丝,并拔出套管针。注意插入引导钢丝困难时,不可强行插入。7.应用扩张器沿导引钢丝扩张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及中心静脉。 8.插入导管取相应的导管,导管各腔内充满肝素生理盐水,沿导引钢丝插入中心 静脉。 9.抽出导引钢丝。 10.分别检查导管各腔血流是否通畅。 11.用20 ~40 mg/dl 肝素生理盐水充满导管各腔,并盖好肝素帽。 12.将导管缝合固定到皮肤上。 13.局部行无菌包扎。 14.建议置管后行胸部X 线摄片,了解导管位置。 (五)注意事项: 1.导管选择.成年人导管的直径一般在11---14Fr.右侧颈内静脉一般选用长度为12—16cm,左侧颈内静脉一般选用长度为14—20cm.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 一、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1、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 因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且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右侧无胸导管,故首选右颈内静脉插管。根据穿刺点的不同分前、中、后三种路径,以中路最为常用。 (1)前路法 1)定位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 2)进针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颈内静脉。此路径位置高,颈内静脉深,合并气胸机会少,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2)中路法 1)定位: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颈总动脉前外侧。 2)进针: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作为骨性标志,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穿刺时左拇指按压此切迹。在其上方1~1.5cm进针。针干与皮肤呈30°~45°,针尖略偏外。 此路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机会大。 (3)后路法 1)定位: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2)进针:针干呈水平位,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柄上窝。 4、操作方法 (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穿刺针、扩皮器及双腔管。(2)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1.5~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7)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8)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9)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如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以小尖刀侧切小口。 (10)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 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11)分别回抽导管动静脉两端观察回血是否顺畅,再于两端分别注入肝素生理盐水3~5ml,冲净残血,肝素帽封管。 (12)用皮针与缝线将导管颈部的硅胶翼与皮肤缝合,固定导管,再以敷 料覆盖包扎。 (13)建议置管后行胸部X摄片,了解导管位置。 5、注意事项 (1)颈内静脉穿刺较股静脉穿刺并发症相对要多,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说明并签知情同意书。 (2)如患者曾行同侧静脉插管,可能会存在颈内静脉狭窄或移位,可行血管超声定位。 (3)颈内静脉穿刺对体位要求较高,正确的体位是穿刺成功的前提;但心衰较重难以平卧的患者建议做股静脉置管。 (4)穿刺针穿入血管后如见暗红色血液,说明进入静脉的可能大,如推注压力小,则静脉的可能性更大;但心衰患者静脉压较高,而低氧血症患者动脉血颜色较暗需要注意鉴别。 (5)当需要穿刺左侧颈内静脉时,因该侧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左头臂静脉后形成一定角度,注意扩皮器进入不要太深,以免损伤血管。 (6)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可变换不同部位,以减少组织和血管的损伤。

picc置管术

PICC置管 1、概述: 外周静脉植进中间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1.从90年月起头引进我国,并在临床普遍利用2.近似于临床上里常常使用的套管针;可是导管出心曲到上腔静脉;此刻多用于需求持久化疗的血液病病人; 2、PICC经皮外周静脉插管的作用 1、减少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回护血管; 2、减少渗漏、感染 3、削减脱刺的疾苦; 3、PICC的置管 1、静脉的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肘部粗大血管; 2、进针点的定位:肘关节下方1-2CM,长度为肘关节到对侧胸锁关节,约40-43CM. 3、置管共同:嘱其将头部方向静脉穿刺的一侧,防伤及颈中静脉; 4、注意事项:操作中注意无菌原则 4、置管后的照顾护士 1、视察:第一个24小时视察有无渗血渗液等; 2、敷料的更换时间:第一个24小时、每周无菌原则:用碘酒酒粗消毒针口,更换敷料及肝素锁,同时调查伤口环境; 3、特别环境的处理:如脱出或缩进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不成私自插入;如渗血渗液,感染、出血偏向,应遵医嘱铲除; 5、PICC的冲管方法 1、目标:防止血块黏附在管壁,减少壅塞; 2、原则:1治疗完毕,给药后用10ML以上的生理盐水冲管 2抽血,输血后用20ML以上的心理盐水冲管; 3须弃往2-3ML的血后再采血标本 6、冲管的方法 1、冲管时最初0.5ML要边推边退针; 2、用脉冲式冲管法,力度适中; 7、导管梗阻的处理 1、内部身分:能否挨合,扭直、体位等; 2、内部身分: 1导管定位是不是精确 2血栓形成,可用10ML注射器轻柔回抽或遵医嘱使用尿激酶; 3弗成使用暴力、导丝来排除血凝块,这将使导管毁伤、碎裂或制成血凝块栓塞; 8、病人的指导 1、置管的上肢勿背重举重,提重物等;避免泅水,水上功课等水中活动,特别第一个24小时不干水; 2、洗沐时用薄膜包好,勿弄湿敷料,若有及时更换; 3、学会自我考察针口情况,如有红肿热痛及时救治; 4、每周更换敷料和肝素锁一次,并用20ML以上生理盐水做脉冲式冲管一次; 5、导管保护和运用须由医护职员完成; PICC置管术的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开展成为一种宁静、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较着的上风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技术一、基本知识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主要适应于以下情况: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病人避免行颈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血肿、气胸、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胸、水胸、空气栓塞和感染。 二、基本操作指导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 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侧缘,在锁骨中点稍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呈弓形而稍向下,资料Word 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 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

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器沿钢丝送入静脉(送扩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 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膜起搏器。 ⑵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资料Word 隙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从锁骨中1/3的交界处,锁骨下缘约1~1.5cm(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进针。针尖指向胸骨上窝,针体与胸壁皮肤的夹角小于10°,紧靠胸锁下缘徐徐推进,这样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所引起的气胸。在进针的过程中,边进边轻轻回抽,当有暗红色血液时停止前进,并反复测试其通畅情况,确定在静脉腔时便可置导管。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仍无回血时,不可再向前推进,以免损伤锁骨下动脉。此时应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技术 一、根本知识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主要适应于以下情况: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防止进展锁骨下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病人防止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血肿、气胸、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胸、水胸、空气栓塞和感染。 二、根本操作指导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

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集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集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项选择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顿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平安。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静脉穿刺置管术

静脉穿刺置管术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体会 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容量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血液净化治疗、长期输液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又因为操作方便、护理便利、不易感染、容易固定等优点得到人们的重视。近3年来笔者进行了1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经过顺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5月~2005年5月间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120例,男8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2±10.6)岁,均为神志清醒能配合者。其中手术108例,非手术12例。置管目的:监测心功能,长期输液、输血。 1.2穿刺部位及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有两种,即经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锁骨下路进针法。穿刺点位于锁骨中点下缘0.5~1cm处。(1)为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在两肩胛之间脊柱正中垫一小柱形枕,使穿刺侧肩关节尽量下垂,术者站在穿刺部位对侧。从胸锁关节向外三横指处(约5cm,即锁骨下缘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为进针点。(2)颈、胸、肩部常规皮肤消毒,打开无菌包,戴手套,铺洞巾,抽取1%利多卡因5ml作局部浸润麻醉。(3)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4ml后与穿刺针相连,排尽空气。(4)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针梗紧贴锁骨下缘。进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咳嗽,如有咳嗽应停止进针,以免刺破胸腔或损伤肺组织而引起气胸。(5)进针时,针头向后内上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规范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picc医学名词解释

PICC医学名词解释 1. 简介 PICC 是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的缩写,即周围插入中心性导管。它是一种常用于临床的导管装置,用于给药、输液、采血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操作。PICC 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对 PICC 的相关医学名词进行解释和介绍。 2. 中心静脉 中心静脉是指身体内部较大的静脉,其位置相对固定且血液供应丰富。中心静脉的位置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等。中心静脉通常用于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力以及插入导管等操作。 2.1 颈内静脉 颈内静脉位于颈部的两侧,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心静脉插管位置。其优点是较为直接,插管成功率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动脉损伤或纵隔穿孔等。 2.2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下静脉是连接颈内静脉和上肢的一段重要静脉。在 PICC 插管术中,锁骨下静脉是常用的插管位置之一。相比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插管风险较低,成功率较高,且适用于长时间的导管留置。 2.3 股静脉 股静脉位于大腿内侧,是一种不常使用的中心静脉插管位置。它通常在其他位置插管存在困难或不可行时才被考虑使用。与其他位置相比,股静脉的插管风险较高,因此在插管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

3. 插管 插管是将导管放置到人体内部的过程。在 PICC 过程中,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将导管插入到患者的中心静脉位置。 3.1 经皮穿刺 经皮穿刺是一种非开放手术的方法,用于在皮肤上穿刺并插入导管。在 PICC 插管过程中,医生会使用针头穿刺皮肤和血管,然后导入导丝,最后将导管插入到患者的中心静脉位置。 3.2 导管选择 在 PICC 插管术中,导管的选择非常关键。导管的类型包括单腔导管和双腔导管。单腔导管用于输注药物或液体,而双腔导管则具有额外的通道,可用于采集血液样本或监测中心静脉压力。 3.3 导管留置时间 导管留置时间是指导管在患者体内保持的时间。对于 PICC 插管术而言,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通常情况下,导管可以留置数周至数个月,但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功能和安全性。 4. 使用和护理 在插管过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导管的使用和护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4.1 输液和给药 主要利用 PICC 导管进行输液和给药。通过导管内腔的通道,可以方便地输送药物或液体给患者,提高给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减少多次静脉穿刺的需求。 4.2 采集血液样本 通过导管内的通道,可以直接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这对于需要频繁血液监测的患者,尤其是化疗或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非常方便和减少了不必要的痛苦。

经皮股静脉置管术

经皮股静脉置管术 1、适用范围 1操作较容易,所以适合新开展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单位或术者. 2卧床及全身情况较差者. 3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血栓形成或颈内、锁骨下静脉插管有困难者. 4无需长期留置导管或即插即用者. 5插管后需紧急透析者. 2、优缺点 1优点 1操作简单、安全. 2适用于需紧急抢救,神志不清、不能主动配合及不能搬动的患者. 2缺点 1邻近外阴、肛门,易污染,感染率较高,保留时间短. 2易误穿入股动脉. 3导管易折,且不易固定. 4下肢体活动相对受限. 3、操作方法 1双腔管,导管长度19~20cm. 2腹股沟穿刺处常规备皮. 3体位:患者仰卧位,屈膝、大腿外旋外展45°,特殊患者如心衰,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坐位.完全坐位或前倾位则不宜行股静脉置管. 4穿刺点选择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1cm处.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

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脐侧,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保持穿刺针固定,由导丝口送入导丝. 7导丝进入15~20cm后拔出穿刺针,将导丝留在血管内. 8沿导丝将扩皮器送入皮下扩皮,如皮肤或皮下组织较紧,可以小尖刀侧切小口. 9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 10分别回抽导管动静脉两端观察回血是否顺畅,再于两端分别注入肝素生理盐水3~5ml,冲净残血,肝素帽封管. 11用皮针与缝线将导管颈部的硅胶翼与皮肤缝合,固定导管,再以敷料覆盖包扎. 4、注意事项 1股静脉穿刺为有创性的治疗措施,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 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征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 2如患者血管条件差,术前触摸不到股动脉,应做血管超声检查.如有 条件可在超声引导下操作. 3预冲导管时应注意避免混入气泡. 4如定位欠清晰或术者不熟练,穿刺前可予5ml注射器探查血管 5穿刺针穿入血管后如见暗红色血液,说明进入静脉的可能性大,如再推注压力小,则静脉的可能性更大. 6如穿刺针误入动脉或难以确定是否静脉,则应拔出穿刺针充分压迫. 7导丝进入过程中如遇阻力切勿强行推进,转动方向后再进.如仍有阻力,则需退出穿刺针和导丝,重新选择穿刺部位. 8扩皮器扩皮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将导丝压折.

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

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要点 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置管方法 右侧颈内静脉是留置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的首选部位,它的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低于股静脉置管及锁骨下静脉置管。 【经皮穿刺置管操作步骤】 1穿刺前忠者及用物准备忠者去枕平卧,使用Trende1enbUrg体位(头低足高15o~30o),头偏向对侧面约45o o颈部皮肤消毒、铺无菌单,显露胸骨上切迹、锁骨、胸钺乳突肌侧缘和下颌骨下缘。用稀释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及穿刺针。 2.穿刺确定穿刺点,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5m1注射器试穿成功后,改用16G穿刺针连接注射器,按试穿成功的进针轨迹,穿刺针进入皮后,保持注射器负压,缓慢进针、推针直至抽到静脉回血。 3.插入导丝、留置撒去注射器,从针头处插入导丝,缓慢送入,约20Cm即可。不宜过深,以防导管尖端刺激心脏诱发心律失常。退出穿刺针,留置导丝。 4.准备皮下隧道按照预先设计的皮下隧道走行,用逐利多卡因对隧道皮肤、皮下组织局部浸润麻醉,在穿刺点做一个ICnI外侧切口,分开皮下组织,导管出口处做ICI11切口。 5.建立皮下隧道用隧道器建立联通两个切口的皮下弧形隧道,做隧道时应使弧形弯度要大,避免打折或呈锐角。将留置导管的静脉端套入隧道器尾部,把隧道器上的塑料帽推向尾部,通过隧道器把导管

引入隧道,然后从穿刺点拉出,导管的动脉腔在外侧以减少贴壁引起血流不畅。将涤纶套拉入皮下隧道,涤纶套距离皮肤出口2〜3cm。将隧道器与留置导管分开,调整好导管位置,确定皮下无打折扭曲。 6.沿导丝插入扩张管沿导丝缓慢插入细扩张管,插入时若遇很大阻力,则要反复确定导丝是否仍在血管内。然后换用粗扩张管,再次确认导丝处于血管内。 7.沿导丝放入撕脱鞘因撕脱鞘比扩张管直径大,插入皮下时会有一定阻力,要求动作更轻柔,确保导丝末端处于撕脱菊外面。根据患者体型决定撕脱辅进入深度,一般进入静脉即可,不宜太深。 8.送入双腔导管、留置将双腔留置导管从鞘套内插入,双手拇指按住鞘套,双手示指呈180。撕开撕脱鞘,同时推入双腔导管,最终将撕脱鞘拉出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于颈内静脉。 9.检查、术毕用5m1注射器抽稀释肝素生理盐水对导管动脉端、静脉端反复抽吸,回抽顺畅无阻力,见暗红色血液后用稀释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按照管腔刻度予以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固定导管双翼,无菌敷料覆盖。术后常规行胸部正侧位X线片了解导管位置。 【操作流程】 1.体位患者仰卧位,头部略偏向左,充分暴露右侧颈部三角区。有条件者操作可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穿刺区局部消毒,铺无菌洞巾。 2.局部麻醉、试穿用0.5%〜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此麻醉注射器,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方向,与皮肤呈30。〜45。进针(如果患者较胖,进针角度应酌情增大),试穿。保持注射器内轻度负压。成功

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 1.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根据穿刺点的不同,最常用的穿刺路径为()[单选题] * A.前路 B.中路√ C.后路 D.上路 2.临床上最常见的内瘘手术部位是()[单选题] * A.桡动脉-头静脉√ B.桡动脉-贵要静脉 C.尺动脉-贵要静脉 D.肱动脉-上臂头静脉 3.内瘘的成熟时间一般需要()[单选题] * A.4-8周 B.8-12周 C.4-6周√ D.6-8周 4.经股静脉置管术需要较长的导管,一般股静脉临时导管的长度至少应为()[单选题] * A.18cm B.19cm√

C.20cm D.21cm 5.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要求患者造瘘的静脉血管的内径为()[单选题] * A.1mm B.1.5mm C.2mm√ D.2.5mm 6.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24h内能够进行的手部运动为(A)[单选题] * 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 捏握皮球或橡圈 上臂捆扎止血带或血压袖套做握拳或握球锻炼 以上均可 7.以下哪项不是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单选题] * A.感染 B.血栓形成 C.心力衰竭 D.血清肿√ 8.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临床症状分级Ⅲ级表现为()[单选题] * A.透析期间或运动时出现疼痛痉挛、感觉异常、麻木、寒冷 B.组织缺失(溃疡、坏死) C.手部苍白、发绌和/ 或发凉但无疼痛 D.患肢静息痛√

9.移植血管内瘘选择拟做吻合口的动静脉,内径应不小于()[单选题] * A. 2mm B.3mm√ C.4mm D.5mm 10.以下血管通路的体格检查中评估通路流出道的最佳方法是()[单选题] * A.抬臂试验√ B.搏动增强试验 C.艾伦试验 D.血管彩超 11.以下血管通路的体格检查中评估通路流入道的最佳方法是()[单选题] * A.抬臂试验 B.搏动增强试验√ C.艾伦试验 D.血管彩超 12.以下试验禁止行前臂动静脉内瘘端端吻合的是()[单选题] * A.抬臂试验阳性 B.搏动增强试验阳性 C.艾伦试验阳性√ 13.动静脉内瘘成熟时超声测定()[单选题] * A.自然血流量超过400ml/min,内径≥4mm,距皮深度小于4mm。 B.自然血流量超过500ml/min,内径≥5mm,距皮深度小于5mm。√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体会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体会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 年第2 期第10 卷护理 作者:竺亚夏优亚 单位:(浙江省奉化市溪口医院奉化315502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测定中心静脉压(CVP)和进行全胃外营养(TP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从1997年2月至1999年6月共采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143例,进行输液、输血、化疗、营养支持、中心静脉压监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43例,男84例,女59例,年龄22〜72岁,其中脑血管疾病39 例, 肿瘤术后化疗35 例,胆道疾病31 例,急性胰腺炎16例,肠梗阻13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本组均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管时间为1〜16天。 2操作步骤与方法 2.1穿刺部位与进针角度本组全部选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穿刺点在胸锁关节(锁骨的胸骨端)上方3〜4cm,胸锁乳突肌二头之间的陷凹处,或胸锁关节上方3〜4cm的胸锁乳突肌两缘中点(无陷凹病人)进针:1:。进针的角度为针头对准胸锁关节,针与皮肤呈30〜45°角。 2.2插管的深度应自穿刺点至胸锁关节之距离,加上1 3.3 〜1 4.3cm[2],该长度为已插入上腔静脉注入左心房入口处。同时,应考虑个体的身高及体型。 2.3操作步骤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2%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并按上述穿刺 部位进行试穿,见回血后改用螺旋口注射器(已抽生理盐水),接防逆瓣穿刺针,沿试穿方向缓慢进针,边进针边抽回血,见回血后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插入有长 度标记的“ J”形导丝,连同注射器拔出穿刺针,必要时用扩张管扩张皮肤,经导丝插入导管,边插入导管边退导丝,导管置入长度为10〜15cm抽回血后, 推注小量生理盐水,衔接肝素帽或输液导管,穿刺点局部消毒,涂红霉素软膏,贴无菌手术薄膜,必要时缝皮肤固定,覆盖无菌纱布。 3体会 颈内静脉起始于颅底颈静脉孔后部,于锁骨的胸骨端后方的第一肋内侧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右侧颈内静脉与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的走向一致,呈垂直注入右心房。因此,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比左颈内静脉合适,本组病例全部选用右颈内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的下1/3 段位于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所形成的陷凹者占63.2%,胸锁乳突肌二头合并无陷凹的占36.7%。后者颈内静脉的下 1/3 段,则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1]。因此,在穿刺进针时如遇没有陷凹者,则应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处进针,防止损伤其它结构。颈内静脉在与颈总动脉伴行过程中,由上至下两者距离逐渐增大,上段中点距离为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和测压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和测压 20世纪50/60年代,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临床开始应用,以评估血容量、前负荷及右心功能。到80年代,国内已广泛开始经颈内或锁骨下静脉将导管置入到上腔静脉监测CVP,也有经股静脉或肘静脉用较长的导管置入监测CVP的。近年来由于对肺动脉压(PAP)监测的意义存在争议,所以CVP监测临床应用更趋增多。如上所述,经皮中心静脉穿刺,多经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将导管置入到上腔静脉,也可经股静脉或者颈外静脉、贵要静脉、头臂静脉分别插入到下腔静脉或者上腔静脉。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测压多用于心脏病患者和心脏手术患者以及休克、重危患者,一般较为安全。但操作不熟练或护理不当,也可能发生气胸、出血、气栓、感染等并发症。 一、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一)适应证 常用于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重症休克,心衰和低排综合征,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和大的脏器移植手术以及其他重危患者。其主要用途如下: 1、监测CVP 2、静脉输液、给药 3、静脉高营养 4、抽取静脉血、放血、换血或监测静脉血气 5、插入肺动脉导管或经静脉放置起搏器 6、经静脉抽吸空气及急诊血液透析 (二)颈内静脉解剖关系 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起始于颅底乙状窦,由颅底颈静脉孔穿出,同颈动脉、迷走神经共同包绕在颈动脉鞘内。在颈部,全程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段,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内侧;中段,位于胸锁乳突肌下面(深面),颈总动脉前外方;下段,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构成的颈动脉三角内。在此处,颈内静脉后方是锁骨下动脉、膈神经、迷走神经和胸膜圆顶;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进入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然后归入上腔静脉。成人颈内静脉颇粗,扩张时直径可达2cm。尤其右侧颈内静脉较粗,与进针方向同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几成一直线,容易穿刺;加之右侧无胸导管,不存在穿破胸导管之虞;胸膜圆顶又较左侧低,不易造成气胸。所以,右颈内静脉是穿刺置管的首选途径。(图1、2) 图1 颈部血管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血管通路的建立临床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

血管通路的建立临床 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 一、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中心静脉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疗法的血管通路之一。主要有单腔、双腔和三腔导管,目前双腔导管最常用。导管置入的部位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 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 1、广泛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2、穿刺局部有感染。 3、凝血功能障碍。

4、患者不合作。 (三)术前评估 1、患者能否配合。 2、是否有可以供置管用的中心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及锁骨下静脉。 3、根据条件选择患者的体位和穿刺部位。 4、必要时可采用超声定位或超声引导穿刺。 5、操作可在手术室或治疗室内进行。 6、操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生完成。

(四)器材及药物 1、穿刺针。 2、导丝。 3、扩张器。 4、导管:分单腔、双腔、三腔导管三种,各种不同类型导管各有其 优缺点。 (1)单腔导管血流从单一管腔出入可行单针透析,目前已很少用;也可以将单腔导管作为引出血液通路,另外找周围静脉做回路。 (2)双(三)腔导管“死腔”减少,再循环减少,导管相对较粗,穿刺难度增加。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双腔导管。因为三腔导管感染机会增加,不推荐常规使用。 5、肝素帽。 6、注射器、缝皮针、缝线、小尖刀片、无菌纱布、透气 敷料等。 7、2%利多卡因5ml、肝素100mg 和生理盐水200ml。 (五)操作方法 以常用的钢丝导引置入法(Seldinger 技术)为例。 1 、根据穿刺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如颈内静脉采用头 低仰卧位 (Trendelenbur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