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快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及管理

快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及管理

快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及管理

深静脉置管操作流程

患者平卧位,头转向左侧,取右侧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部为穿刺点。皮肤常规聚维酮碘消毒,铺无菌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并以5 ml注射器作试探性穿刺,穿刺方向呈30~40°,向下稍向外进针,指向右侧乳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见静脉回血,表明已进入颈内静脉。换穿刺针,按试穿方向穿刺颈内静脉。见静脉回血,抽吸顺畅,固定穿刺针,经穿刺针尾端孔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沿导引钢丝插入扩张器,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退出扩张器,沿导引钢丝送入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插入长度15 cm,退出导引钢丝。双腔导管分别接注射器,回抽后以肝素盐水5 ml封管,接肝素帽。在穿刺点附近皮肤以1号丝线将导管缝扎固定,以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操作技巧及管理要点

1.穿刺前行超声定位:如果无超声定位时应该选取合适体位即双肩稍垫高(肩枕过伸位)。

2.穿刺时要点:左手食指及中指轻轻按压颈动脉,确认颈动脉位置,在颈动脉外侧0.5~1 cm处,由外向里试探,避免损伤颈动脉。保持负压进针不宜过大,沿导引钢丝插入扩张器角度要小,避免导丝打折。

3.置管前准备:

1)心理指导: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前关知识的介绍,说明

置管的目的,告知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讲解配合要领及留置时间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评估患者对该项治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程度,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积极配合置管并签署置管同意书。操作时一般不应由家属陪同患者。

2)患者的准备:做好个人卫生处置,于置管前1日沐浴、更换病员服,修剪指甲剃胡须。协助作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胸透、出凝血时间等。

3)治疗室的准备:所有患者的置管操作最好在一专门治疗室内完成。穿刺前室内行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30 min/次。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技术准入制度。

4.置管后的护理:

1)安置患者:置管后应将患者护送回病室,取仰卧位。观察穿刺局部出血情况,如发现患者局部渗血较多,可用冰袋加压冷敷3~5 min,一般多可止血。

2)肝素帽使用:每次输液前严格消毒肝素帽,再将头皮静脉针刺入,并用胶布将针柄与肝素帽固定,7 d/次;肝素帽可能发生损坏时;每次经肝素帽取过血时;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肝素帽后。按照以下操作步骤:使用无菌技术打开肝素帽的包装,用生理盐水预冲肝素帽;把原来的肝素帽去掉,消毒路厄氏接头的外面;连接新的肝素帽,牢固固定肝素帽和连接处。

3)局部皮肤的护理:每天观察局部皮肤及其他异常情况。敷料贴膜定时更换,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置管处用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由里向外消毒皮肤2遍,消毒范围要宽于敷料,直

径大于7 cm,再贴3M敷料贴膜。置管第二天更换3 M敷料贴膜,以后为qod更换,做好更换记录。有血液或渗液、敷贴脱落时及时更换。

4)拔管的护理:导管的留置时间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决定,导管拔出时应从穿刺点部位;轻轻缓慢地拔出,用力要均匀,切忌暴力,防止损伤血管壁,拔管后立即压迫止血,用创口贴或无菌敷贴覆盖24 h即可。

5)填写操作及护理记录单:记录穿刺日期、时间、部位、操作者姓名;记录每天导管留置状况,有无红肿热痛或病人主诉;记录拔管日期、原因,观察拔管后穿刺部位有无异常等。

置管常见问题预防及护理

1.预防出凝血:置管前先查病人的出凝血时间,结果正常者给予置管,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不宜进行此项操作;争取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

2.预防导管堵塞: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5 ml进行正压封管;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封管液余0.5~1.0 ml时,边退针边推药液,保证正压封管。输液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通管后接输液器,若发现肝素帽内有血凝块须及时更换;输液不畅时,可用注射器回抽,切不可强行冲管。如是血栓堵塞导管,按负压技术溶栓方法。

3.预防导管脱出:导管外翼小孔与皮肤要缝合紧密,以防脱落。更换敷贴时动作轻柔,消毒时要待局部消毒液干后再贴透明敷贴。

4.导管移位:更换敷贴时,撕揭动作应轻柔,并以无菌棉签按压固定穿刺点导管,以免导管送入或滑出血管。当发现导管外移时,切不可将外露部导管重新送入。应用注射器抽回血以确定导管是否在血

管内。一般多能经重新固定继续维持治疗。如确定已滑出血管,应立即拔除导管,必要时重新置管。若发现导管自行进入体内时,应按无菌操作要求退出相应长度,并妥善固定。

5.局部皮肤过敏:因个体差异所致。发生过敏时,应每日换药,局部使用肤轻松、皮炎平软膏或加服息斯敏。贴敷贴时应机动变换敷贴的贴法,以避开皮肤破损处。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Jugular Vein Catheterization)是一种用于治疗烧伤、高危重症患者和需要长期血液净化的患者的医疗技术。它通过穿刺颈内静脉,插入导管使药物、营养液和血液被直接输入体内,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1. 的适应症 适用于需要加强营养、输液、血液透析等治疗的患者。常见的适应症包括高危重症、烧伤、肾功能不全及需要长期血浆治疗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颈内静脉置管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痛苦,缩短治疗周期,并提高治疗效果。 2. 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患者一般状况、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状况。给予必要的镇静剂和镇痛剂,并进行消毒,准备好相关的仪器和药品。

(2)手术操作 将患者头部转向反侧,利用轻柔的手术方法穿刺患者静脉。穿刺成功后,根据患者情况插入适当的导管,然后定位至正确的位置并与输液系统连接起来。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 3. 的优点和风险 (1)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穿刺处伤口小,术后恢复快,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痛苦。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颈内静脉置管术可以减少无数次多次穿刺血管的痛苦,缩短医疗时间,并且避免了不必要的转移和检查。 (2)风险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气胸、感染、血栓形成等。为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注意术前检查、消毒操作、以及穿刺和导管放置的技能和经验。 4. 的护理 后,患者常需要饮食调节、抗感染、血管抗凝等治疗。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生命指标,及时调整管路、输液量,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护士还要注意术后伤口的护理和消毒,以及监测导管通畅情况和使用寿命,定期更换导管。 总之,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以对高危重症、烧伤、肾功能不全及需要长期血浆治疗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在医生和护士的通力合作下,可以有效地避免并发症并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口径较大,尤其是右侧颈内静脉,与头臂静脉几乎成一直线达上腔静脉。在颅底部颈内静脉位于颈内动脉后方,向下其位于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侧,迷走神经位于其后内方。在体表的投影是自耳垂向下至锁骨胸骨端的连线。根据这一解剖位置,穿刺点选在锁骨上小窝中点,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内侧缘,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一般可清楚认定。如果遇到肥胖或颈部有异常的病人,可把病人的头颈抬起,即可帮助准确选点。本组有2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点选在距锁骨上小窝中点胸锁乳突肌外侧缘1~2cm处,而且术者进针过深,伤及右肺尖,造成1例病人出现轻度皮下气肿及气胸并发症,右肺压缩面积达50%;另1例病人并发气胸,右肺压缩面积达30%,由于病人无呼吸困难现象,未行何特殊处理,1~2周后气胸自愈。造成操作失败的主要原

因是与操作者对局部解剖不熟悉有关,认为穿刺点偏外可避免刺中颈内动脉,而忽略了右胸膜顶高较容易伤及肺尖的可能。另外本组有2例老年男性患者和3例老年女性患者,常规选点穿刺回血是动脉血,再逐步向外侧1~3cm处选点,仍是刺中动脉,这可能是由于病人颈内静脉解剖位置存在着变异之故。为安全起见,终止操作,另选其他部位深静脉穿刺。 3.2 把握好进针的角度及方向根据笔者实践经验,行颈内静脉穿刺,由于穿刺点的正下方就是颈内静脉,所以,进针的角度一般取 45~60°,方向对着同侧乳头。角度大一点命中率高,如进针的角度偏小,穿刺针进入皮下组织较深方能到达颈内静脉,而此时针尖容易偏离正确方向。本组有 19例进针点正确,由于角度偏小,针头进入皮下组织后方向偏内而刺中颈内动脉,其中16例经停止穿刺行局部压迫止血未有不良后

颈静脉导管的置入技巧总结1

颈静脉导管的置入技巧总结1 中心导管提供可靠的静脉通路并使得能够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血液抽样。颈静脉是最常用的中心静脉入路之一,因为其方便穿刺,且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颈静脉也是暂时性血液透析优选入路。 颈静脉解剖 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的解剖学 颈内静脉是乙状窦的延续,自颅底颈静脉孔出颅。颈内静脉全长在颈动脉鞘内与颈动脉和迷走神经伴行( 图 1A-B)。 在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外部标志 在大部分患者中,右颈内静脉比左侧的宽大,超过1/3的患者表现出显著直径差异。在下降至胸腔的过程中,颈内静脉内径也在渐渐增大。一项利用CT评估颈部静脉直径的研究发现,上颈部静脉的平均直径为8.74mm,中颈部为10.83,下颈部为12.64mm。 颈内静脉在颈内动脉后方出颅,但在胸锁乳突肌后方走行时,其位于颈总动脉的前外侧。在环状软骨水平,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后方,在更靠尾侧的颈底部,其位于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该区域中的静脉位置表浅,距离皮肤表面约下1-1.5cm。在锁骨内侧后方,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无名静脉)。 颈外静脉是通过肉眼可以识别的颈部浅静脉。该静脉斜向跨过胸锁乳突肌浅面( 图 2)。 颈内静脉后入路的外部标志 颈外静脉在前斜角肌前方或正外侧汇入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直径约0.8cm,其与颈内静脉的直径成反比。 体表标记:颈内静脉套管插管的主要体表标记与胸锁乳突肌边缘有关( 图1B),通过屈肌(嘱患者将头抬离出床)或将患者头部转离静脉入路侧来凸显。触诊胸锁乳突肌的两个起点(即:胸骨头和锁骨头)以明确恰在锁骨内侧下方的一个三角间隙。较之宽而扁的锁骨头,胸骨头内侧更容易被触诊到。正常情况下,颈内静脉走行至肌肉深处并沿锁骨头内侧缘出现。

颈内静脉置管操作方法

颈内静脉置管操作方法 颈内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予药物、输注液体或抽取血液。下面将介绍颈内静脉置管的操作方法。 1. 确定适宜的患者和置管位置: 颈内静脉置管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持续输注液体的患者,如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或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在选择置管位置时,常用的位置有右颈内静脉和左颈内静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患者准备: 将患者的头稍微后仰,以暴露颈部。清洁颈部皮肤,使用无菌巾覆盖面部和肩膀,以减少感染风险。当然,在操作之前应充分告知患者相关操作和可能的不适感。 3. 应用无菌手套: 操作者需佩戴无菌手套,以避免手部感染。 4. 空气活性的寻找,定位: 操作者应检查患者患者颈部的血管情况,可以利用手指的触觉来确定颈内静脉的位置。此外,如果需要,也可以使用超声检查来确定颈内静脉的位置。 5. 局部麻醉:

用适量的局部麻醉药浸润颈部皮肤和静脉区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6. 静脉穿刺: 使用一根无菌的针向下刺入颈内静脉,同时可以尝试进行血液采样,确保位置的准确性。 7. 引导导丝: 当成功穿刺到颈内静脉后,应小心地从针中拔出,并将一根导丝通过针管插入静脉内。导丝的长度应保持在2-3cm,以便后续步骤。在插入导丝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导丝的稳定和持续,以避免滑脱。 8. 拓展血管: 使用拨囊扩张球囊导管,通过穿刺点插入静脉内,并慢慢扩张球囊,以便引导导丝顺利通过。 9. 固定置管位置: 将导管的尾端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常用的方法有使用缝线、粘贴剂或透明敷料等。 10. 确认导管位置: 使用X线等影像技术来确认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以避免插入错误的位置或导致并发症。

颈内静脉穿刺

解剖: 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且稍靠前;行至甲状软骨水平,颈内静脉正好在胸锁乳突肌后面。若将锁骨作为底边、胸锁乳突肌胸骨端的外侧缘和锁骨缘的内侧缘,共同围成一个三角形,颈内静脉到达此三角形顶部时位置转浅,向下至锁骨后方,汇入锁骨下静脉。在其汇入锁骨下静脉之前,颈内静脉在三角形内,由稍靠外渐移向靠内(亦即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缘,向三角形中间靠拢)。此时,颈总动脉伴气管而行,位置偏向深部;臂丛神经下行到这里,与锁骨下静脉之间,为前斜角肌所分隔;而膈神经又在前斜角肌的前侧。 穿刺入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有3种入路:中路、后路及前路。 1)前路:将左手示指和中指放在胸锁乳突肌中点、颈总动脉外侧,右手持针,针尖指向同侧乳头,针轴与冠状面呈30°~40°角,常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入颈内静脉。 2)中路: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构成颈动脉三角,在此三角形顶点穿刺(图6-78)。针轴与皮肤呈3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也可指向骶尾),一般刺入2~3cm即入颈内静脉。 3)后路: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中下1/3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针,针轴一般保持水平位,针尖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指向胸骨上切迹。 一般选择中路:不易误入颈动脉,也不易伤及胸膜腔。方法简便、可靠。 多选择右侧颈内静脉:①距上腔静脉较近。 ②避免误伤胸导管。 ③右侧胸膜顶稍低于左侧。 ④右侧颈内静脉较直;而左侧较迂曲。

操作步骤: 1、病人仰卧、去枕。肩下垫薄枕。头尽量转向对侧。操作者站在病人头前。 2、头低位,15°~30°,使颈内静脉充盈,以便穿刺成功,且可避免并发气栓。 3、消毒铺单后,找到胸锁乳突肌的锁骨端内侧缘及胸骨端外缘,用作定出穿刺点的界标。再触颈总动脉搏动点,一般采用“3”指法,即用稍稍分开的左手第二、三、四指,触摸到颈总动脉搏动点,在搏动点的外侧缘画点,连成一线,即相当于颈内静脉的走向。 4、在搏动的外侧进针,先用6号针接5ml注射器穿刺,穿刺方向朝向同侧乳头方向,成扇形从外向内扫描。边回吸注射器边进针,可见到回血(一般进针深度2-3cm左右)。如针已深入3~5cm,仍未见到回血,可带负压边回退,如仍然无回血,须将针回拔至皮下,改变穿刺方向。 5、试穿成功后,沿相同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用穿刺针穿刺,当回抽到静脉血时,表明针尖位于颈内静脉,然后减小穿刺针与额平面角度。当回抽血十分通畅时,固定针头不动。插入导引钢丝,注意插导引钢丝时不能有阻力。有阻力要重新调整位置,无阻力则插入导引钢丝过针头约5cm,退出穿刺针。 6、将导管套在导引钢丝外面,钢丝必须伸出导管尾部,用左手拿住,右手将导管与钢丝一起部分插入。待导管进颈内静脉后,边插导管边退出钢丝。一般成人从穿刺点到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处约10cm左右。 颈内静毗邻解剖: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基本步骤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基本步骤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指医务人员在患者颈内静脉用针刺入,穿通血管,把管子放入血管,将管子的端部用包扎布将管子的端部固定的护理操作。一般情况下,在患者入院后做 为给药、血液抽血等护理操作时,需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以此穿刺置管的方式拿取标本, 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开展药物及护理操作。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基本步骤包括:给予解释、准备操作环境及护理工具、检查穿刺地点、体位及卫生清洁处理、麻醉、确定穿刺位置、准备药物及装置、注射药物及管理置入、置管及穿刺成功后的处理、包扎及护理、记录管理等。 1.给予解释:完成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就穿刺置管操作、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及损失血量、护士及医生对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等方面进 行全面的知情同意书签字程序,以确保患者同意手术。 2.准备操作环境及护理工具:在穿刺置管前,有关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准备好必要 的操作物品,包括胸部牵张机、金属穿刺器、中性滴定液、硝酸银液,等护理工具,以及 穿刺置管所需的一次性使用器械。 3.检查穿刺地点:在穿刺前,应加强检查患者的皮肤、颈部血管视觉状态、指令及触 诊状况,并禁止重叠穿刺。 4.体位及卫生清洁处理:患者体位宜静卧;将患者甲状腺窝暴露出来,用75%酒精开 始清洁,,由内向外擦洗两次,期间要用3M手术带捆绑住穿刺部位,以防受扰。 5.麻醉:颈部穿刺可采用直视穿刺,轻松快速,无须使用局麻,但也可施用2%的比培林颜料,5ml以内,穿刺更快更轻松。 6.确定穿刺位置:以患者的甲状腺窝为界线,在左、右侧区域各穿刺一次;确定穿刺 角度为45°,做到穿刺更快、更轻松、更准确。 7.准备药物及装置:准备并将药液置于器前,并选择合适的管珍装置,一般以双插道 管珍管分别选择20G及22G即可。 8.注射药物及管理置入:将穿刺锥置于无痛觉以下3-4mm处,在1-2ml的最低穿刺壁 厚状态下,用慢速将穿刺锥抽出,用时间尽快穿刺,以排除并发症的发生,需在2-3分钟 内完成管珍置入。 9.置管及穿刺成功后的处理:完成穿刺及置管后,有关人员应注意定期更换护理。确 认韧带夹紧情况,测定止血止痛带松紧、管珍外窥情况及电脉冲追踪,把管子的端部用包 扎布将管子的端部固定,用激光肌肉注射麻醉药物等同时加以处理。

颈内静脉置管术

专科技术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目的: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临时血管通路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他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 1.广泛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2.穿刺局部有感染。 3.凝血功能障碍。 4.患者不合作。 (三)技术医师资格:住院医师及以上。 (四)操作方法 穿刺部位:以中路最为常用。 中路法定位: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距锁骨上缘3 ~ 5 cm。颈总动脉前外侧。 穿刺步骤:以常用的钢丝导引置入法(Seldinger 技术)为例。 1.根据穿刺部位采取不同体位,颈内静脉采用头低仰卧位(Trendelenburg 体位)。 2.穿刺部位皮肤消毒,铺无菌巾。 3.戴无菌手套。 4.0.5% ~1%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采用穿刺针或套管针静脉穿刺,穿入静脉后有静脉血液抽出。 6.固定穿刺针并插入导引钢丝;如用套管针者,先将套管针拔出,将套管留置在中 心静脉内,沿套管插入导引钢丝,并拔出套管针。注意插入引导钢丝困难时,不可强行插入。7.应用扩张器沿导引钢丝扩张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及中心静脉。 8.插入导管取相应的导管,导管各腔内充满肝素生理盐水,沿导引钢丝插入中心 静脉。 9.抽出导引钢丝。 10.分别检查导管各腔血流是否通畅。 11.用20 ~40 mg/dl 肝素生理盐水充满导管各腔,并盖好肝素帽。 12.将导管缝合固定到皮肤上。 13.局部行无菌包扎。 14.建议置管后行胸部X 线摄片,了解导管位置。 (五)注意事项: 1.导管选择.成年人导管的直径一般在11---14Fr.右侧颈内静脉一般选用长度为12—16cm,左侧颈内静脉一般选用长度为14—20cm.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标准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 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需要急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3、有可逆因素的慢性肾衰竭基础上的急性加重。 4、内瘘成熟前需要透析的患者。 5、内瘘栓塞或感染需临时通路过渡。 6、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因病情需要的临时血液透析。 7、其它原因需临时血液净化治疗。 二、相对禁忌症:有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各种原因所致头颈部不能充分后仰者、颈部较大肿瘤者。 三、优点 1)颈部易于保护,不易感染,使用时间相对较长。 2)颈内静脉压力较低,容易压迫止血。 3)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的机会少。 四、缺点

1穿刺时对体位请求较高。 2不够美观、影响头部活动。 3穿刺部位 前路: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 中路: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颈总动脉前外侧。 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双腔留置导管全套、局麻药、注射器、消毒用物、无菌手套。 2、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边,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1 4、通例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心理盐水注射器毗连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有打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静脉解剖简介: 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切稍靠前;行至甲状软骨水平,颈内静脉正好在胸锁乳突肌后面。若将锁骨作为底边、胸锁乳突肌胸骨端的外侧缘和锁骨段的内侧缘,共同围城一个三角形,颈内静脉到达此三角形顶部时位置较浅,向下至锁骨后方汇入锁骨下静脉。在汇入锁骨下静脉之前,颈内静脉在三角形内,由稍靠外逐渐移向靠内(即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缘,向三角形中间靠拢)。此时,颈总动脉伴气管而行,位置偏向深部;臂丛神经下行到这里,与锁骨下静脉之间,为前斜角肌所分隔;而膈神经又在前斜角肌的前侧。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目的 1. 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便于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 2. 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 3. 静脉输液低渗、高渗及刺激性溶液(高能营养,化疗药物等) 4. 需长期补液及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 5. 静脉造影或颈静脉治疗:如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静脉支架植入、介入手术等。 颈内静脉穿刺路径的选择 前侧径路: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在胸锁乳突肌中点前缘触及到颈动脉搏动,并将其向内侧推开,在颈总动脉外侧0.5cm处进针2-3cm穿入颈内静脉。此径路易误入颈总动脉。 中央径路:锁骨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约锁骨上3-5cm,针尖指向同侧乳头,针轴与皮肤呈30-45 °。 一般选择中路,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不易误入颈动脉也不易伤及胸膜腔。方法方便可靠。 后侧径路: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中下?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针。针尖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指向胸骨上切迹。针尖不宜过度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传入气管内。

颈内静脉置管术图解

颈静脉置管术图解 右颈静脉置管 置管深度: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的上部 近右心房处, 在*线平片上应在心包影以上的位置------成人约在两侧锁骨头下缘连线以下2cm处,相当上腔静脉与心包影的分界水平。成人估计值: ⒈身高<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1;2.身高>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2 。 局解的是活人吧哈哈!不错的图片~~~颈则粗,撮到动脉真是不应该了。Seldinger技术:Seldinger技术是为了纪念瑞典放射 学家Seldinger博士而命名的。在1953年,他在进展放射性介入医学的研究中创造了这一技术和相应的器械。经过后人不断的改良完善而成为现代介入医学的根底技术,在临床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器械的组成: 1 Seldinger穿刺针2 导管鞘套件3 导引钢丝-----------“J〞型钢丝4 血管导管5 其它物品Seldinger技术考前须知1.掌握穿刺部位局部解剖学知识;2.穿刺前要求定位清楚;3.刺中血管后必须要区分动静脉;4. 导丝插入之前要控制好穿刺针;5.穿刺针要改变方向必须要先退至皮下再改变方向;6.刺中血管后回抽血液必须通畅才能插入导丝;7.推送导丝的过程要顺畅,遇阻力不可盲目插入,原则上导丝不能后撤(会被针尖割断),要后撤时穿刺针与导丝一并后撤。 颈静脉解剖学特征:颈静脉起源于颅底, 下行后与颈动脉、迷走神经一同行走,共同包裹于颈鞘之中。在颈鞘颈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颈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集合成无名静脉,继续下行与对侧的无名静脉集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成人颈静脉较粗大,易于被穿中,其径平均为1.2cm以上,最大径可达2.0cm。其与无名静脉集合处呈纺锤型扩,称为颈静脉下球,有2~3个静脉瓣,有阻止血液返流的作用。〔有时导丝不能送入就是因为被它阻挡所至〕。临床上一般选用右侧颈静脉穿刺置管,因为右侧无胸导管,并且右颈静脉与上腔静脉几乎为一直线,同时右侧胸膜顶部较左侧低。 头部的旋转对颈静脉的解剖不造成任何影响,但有助于体表标志的显示,有利于穿刺定位。为了防止对动脉的损伤,必须了解其走行情况。两侧颈总动脉在颈动脉鞘、颈静脉的侧上行至甲状软骨上缘高度分为颈动脉和颈外动脉。颈静脉穿刺中容易损伤的是颈总动脉。

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1、颈内静脉穿刺置术管 1)适应证:充盈压(中心静脉压)测定;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创伤、休克或重大手术病人需体液复苏或液体治疗者;需长时间输液而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接受某些特殊药物治疗(化疗、高渗等刺激性药物)者。 2)禁忌症:广泛上腔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患者。 3)用品准备 ①深静脉穿刺辅助包:无菌手套,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生理盐水,2%利卡多因,砂轮,纱布,小尖刀片,皮针,1号丝线。 ②中心静脉置管包:中心静脉导管(单腔、双腔或三腔),“J”型引导钢丝,扩张器,穿刺针(或套管针),导管固定夹。 4)操作方法: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取胸锁乳突肌前、中、后三个穿刺点,临床常用右侧中、后两个径路。 【中路】 ①体位:平卧,肩后垫薄枕;头低15度-30度,略偏向对侧。 ②穿刺点:令病人稍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其胸骨头、锁骨头和锁骨上缘组成一三角,该三角的顶端即锁骨上缘3cm处,是为穿刺点。 ③皮肤常规消毒,铺巾。用5G针头连接5ml装有2%利卡多因的

注射器行局部浸润,并以此针行探性穿刺,针干与皮肤呈30度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若试探未成功,改变针方向(指向尾端)使与中线平行。边进针边回抽,如见有静脉血回流,表明已进入颈内静脉。 ④深静脉穿刺针连接10ml注射器,沿试探方向穿刺,边进针边回吸。遇静脉血回头通畅,左手固定穿刺针(或套管针),右手去掉注射器,经穿刺针置入“J”引导钢丝,退出穿刺针(或套管针)。扩张器穿过钢丝,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后退出。在引导钢丝引导下放置深静脉导管,成人深度一般为10cm-13cm。 ⑤连接输液或测压管道,安防固定夹,用缝线将后者固定于皮肤上。 ⑥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 【后路】 体位同中路。以胸锁乳突肌外缘中、下1/3交点或锁骨上2-3横指处为穿刺点,针干保持水平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部向胸骨柄上窝方向推进。其余步骤同中路。 2、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1)适应证、禁忌症以及用具准备与“颈内静脉穿刺”同。 2)操作方法 【锁骨上径路】 ①体位:平卧,肩部垫高,头转向对侧。 ②穿刺点:令病人稍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该肌之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约1cm处为穿刺点。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标签:颈内静脉;置管;问题;护理措施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心内直视手术重要的检测和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术后复苏的重要保障。自然2000年以来,我科共为11688例次手术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均取得满意效果,其并发症仅为5%现将我科在穿刺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688例,年龄在14岁以下的4828例,14岁以上的6860例,其中伴有心功能不全者5129例。 2用物 深静脉留置针、单、.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漂浮道管。 3护理 3.1置管前准备 3.1.1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必要性,请他们在《深静脉穿刺置管协议书》上签字,使我们的工作做到有证可查,为深静脉穿刺的必要性.合理性提供依据。协助病员按穿刺要求取正确卧位,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 3.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接上心电监测和有创动脉压监测后再行穿刺,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穿插侧呼吸音低,监测心率快,血压波动大时,均提示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应立即停止穿刺并给予相应处理。 3.3 置管中常见问题 3.3.1 穿刺失败:操作前平臥患者的右肩背部垫3-5cm软枕,准确定位:操作者左手食指于患者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与环状软骨水平处触及颈内动脉搏动,在搏动最明显处的右侧盘开0.8cm处进针,进针方向指同侧乳头,针头与皮肤呈30度角,若未刺到则调整针尖稍向外侧扇形指向肩关节方向穿刺。穿刺中叮嘱患者制动,始终保持头部左转,但要小于40度角。 3.3.2误穿动脉:患者头部左偏不宜大于40度角,刺入血管后通过血液的颜色和压力来判断,若误入动脉,则应及时退针,并局部压迫5-15分钟,避免血肿发生。

颈内静脉置管术图解

颈内静脉置管术图解 右颈内静脉置管 置管深度: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应在上腔静脉的上部近右心房处, 在X线平片上应在心包影以上的位置------成人约在两侧锁骨头下缘连线以下 2cm处,相当上腔静脉与心包影的分界水平。成人估计值: ⒈身高<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1;2.身高>100cm者, 深度(cm)=﹙身高÷10﹚-2 。 局解的是活人吧哈哈!不错的图片~~~颈内那么粗,撮到动脉真是不应该了。Seldinger技术:Seldinger技术是为了纪念瑞典放射学家Seldinger博士而命名的。在1953年,他在进行放射性介入医学的研究中发明了这一技术和相应的器械。经过后人不断的改进完善而成为现代介入医学的基础技术,在临床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器械的组成: 1 Seldinger穿刺针2 导管鞘套件3 导引钢丝-----------“J”型钢丝4 血管导管5 其它物品Seldinger技术注意事项1. 掌握穿刺部位局部解剖学知识;2.穿刺前要求定位清楚;3.刺中血管后必须要区分动静脉; 4.导丝插入之前要控制好穿刺针; 5.穿刺针要改变方向必须要先退至皮下再改变方向; 6.刺中血管后回抽血液必须通畅才能插入导丝; 7.推送导丝的过程要顺畅,遇阻力不可盲目插入,原则上导丝不能后撤(会被针尖割断),要后撤时穿刺针与导丝一并后撤。 颈内静脉解剖学特征: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下行后与颈动脉、迷走神经一同行走,共同包裹于颈鞘之中。在颈鞘内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颈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继续下行与对侧的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成人颈内静脉较粗大,易于被穿中,其内径平均为1.2cm以上,最大内径可达2.0cm。其与无名静脉汇合处呈纺锤型扩张,称为颈静脉下球,内有2~3个静脉瓣,有阻止血液返流的作用。(有时导丝不能送入就是因为被它阻挡所至)。临床上一般选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因为右侧无胸导管,并且右颈内静脉与上腔静脉几乎为一直线,同时右侧胸膜顶部较左侧低。 头部的旋转对颈内静脉的解剖不造成任何影响,但有助于体表标志的显示,有利于穿刺定位。为了避免对动脉的损伤,必须了解其走行情况。两侧颈总动脉在颈动脉鞘内、颈内静脉的内侧上行至甲状软骨上缘高度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静脉穿刺中容易损伤的是颈总动脉。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方法:1.签知情同意书 2.准备物品a、手套、消毒用品、5ml注射器、肝素化的生理盐水、利多卡因、肝素帽、敷贴、缝线、缝针、洞巾等。b、专用的深静脉置管包。3.步骤⑴. 病人取仰卧、头低位150,头后仰并略转向对侧,必要时肩部垫高;⑵ . 定位后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穿刺点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⑶ .先用22G(7号)细针试

颈内内静脉穿刺

颈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 颈内, 穿刺, 静脉, 失败原因可能有几个: 1.穿刺过深,回抽有血但置钢丝时可能已穿透在血管外。 2.方向不对,穿刺针斜面的方向朝上,钢丝出穿刺针斜面时候角度过大。 有1钟可能是穿刺针斜面与导丝弯曲一致导丝头刚好在斜面与血管壁之间夹住,这时退出导丝把针尖斜面转向另一侧重新置导丝,多能进去 对于颈内静脉穿刺出现导丝不好置入,我觉得有一下可能: 1,穿刺针的斜面紧贴血管壁,导致导丝置入时触在静脉管壁上,不易置入 2,置入的导丝与穿刺针成角过大,两者并不是尽量在一直线上 3,熟悉解剖的人都知道,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会合成头臂静脉,在向下延伸为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因此置入导丝时要注意导丝头弯曲的方向,如果向外(以身体前中线看),置入一定时候如果导丝弯入锁骨下静脉,触及锁骨下静脉壁自然导丝不好置。 4 ,穿刺时由于解剖结构的变化,穿刺针与血管走行方向成角太大 5,颈内静脉穿刺时,头部位置摆放的不合适 6,患者本身的静脉结构和走行与一般人不一样 人体会: 患者的体位:头低脚高,以利于颈内静脉充盈;头微偏向一侧或中立位,利于保持原解剖关系。 穿刺点的选择:中路为佳,穿插针与皮肤角度不宜过大,方向尽量顺着血管走向。穿插针入血管回抽顺畅方置导丝,否则应调整方向。 也遇到过置导丝不顺畅者,可试着由助手往足侧牵引上肢,有时有效。试过置导丝困难者,超声显示静脉血栓而改对侧。建议在遇到此情况时勿强行置管,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也谈点个人经验,也是我导师教我的 在穿刺前,打开穿刺针包后,将穿针的斜面和针筒的刻度统一在同一平面,这样如果放置导丝时遇到阻力,可适当转动针筒,同时也可大概知道穿刺针的斜面在血管内做了怎样的调整。 我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一般清清退针少许后把针的斜面换个方向后,都可以进的! 理论上讲颈内静脉穿刺针头与置管方向一致,应该没有置入钢丝困难。但是恰恰是颈内静脉置入钢丝最常发生困难。颈内静脉置管困难的原因,我分析有一下几种: 1、颈内静脉有一个静脉瓣,位于颈内静脉进入无名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界处,当穿刺针头进针位置较高时候,如果针尖恰好位于接近瓣膜的上方,钢丝就可能顶在瓣膜上而不能进入,此时应换直头反复调整后可能进入。 2、针尖斜面朝向静脉壁,钢丝在静脉壁处受阻。此时应旋转针头90~180度,使得针尖开口朝向静脉腔即可解决。 3、针尖位置与静脉夹角太小,多见于中位或后位穿刺,由于角度太小钢丝进入静脉后顶住静脉壁。此时可在回血通畅的前提下尽量讲针压平,使得钢丝进入后

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经动脉或深静脉途径进行的各项导管检查及治疗。 二、禁忌征 (一)穿刺部位感染。 (二)穿刺置管处血管闭塞或严重病变。 (三)其他禁忌征分别见各项导管检查和治疗。 三、操作方法和程序 (一)基本操作方法 1.局部消毒:采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2.局部麻醉:采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麻醉。 3.穿刺和置管。 (二)动脉穿刺和置管 1.经股动脉穿刺置管:由于股动脉内径大、技术容易掌握、血液循环不容易受损、可根据需要置入较大鞘管等优点而成为经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最常选择的方法。 2.穿刺点的选择:选择搏动最强侧的股动脉作为血管入路。如果两侧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相当,则一般选择右侧股动脉。如果股动脉在l周内曾被穿刺过,最好使用对侧股动脉。穿刺点应选择在股横纹下方约2cm处,股动脉搏动正下方。 穿刺点过高可能使穿刺针越过腹殷沟韧带,使术后止血困难。穿刺点过低,则因股动脉进入收肌管位置较深,穿刺不易成功,且有动脉分支,另有股静脉走行于股动脉下方,容易造成动静脉瘘。 3.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内注射形成皮丘,然

后沿穿刺方向进穿刺针,估计到达股动脉深度后,在其周围进行浸润麻醉。每次注药前先回抽注射器,证实无回血后再行注入。以后边退针边注入,以逐层麻醉皮下组织。 4.左手三个手指保持一条直线置于穿刺点上方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角,中空穿刺针斜面向上进针,当持针手感觉到明显的动脉搏动时,即可刺破血管,待搏动性血流从穿刺针喷出,缓慢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盐水纱布擦拭导引钢丝,沿导引钢丝送入动脉鞘。肝素盐水冲洗鞘管。 (三)经桡动脉穿刺置管 1.适应症:桡动脉搏动好,Allen试验阳性。Allen试验用于评价穿刺侧手掌是否存在双重血供及其程度。同时压迫同侧手掌的桡动脉和尺动脉30~60s,随后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松开后10s之内手掌颜色恢复正常,则该试验结果阳性,提示该侧手掌有良好的双重血供。更为客观的动脉循环评价可以通过改良的Allen试验获得:采用示指或拇指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来代替手颜色的恢复,可以持续评价桡一尺循环的完整性。尺动脉压力释放后如果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则表明反应异常,不能采用经桡动脉途径。如果患者需要再次经已经穿刺过的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则可行反式Allen试验:同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后释放桡动脉以检测是否存在无症状性近端桡动脉梗阻,如果异常,则不宜选择该桡动脉途径再次行介入治疗。 有以下情况者更宜选择桡动脉穿刺置管:腹主动脉以下的血管病变(髂动脉、股动脉),如严重狭窄或闭塞、血管重度扭曲、夹层等,使之不能选择股动脉路径;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由于心功能差等原因患者不能长时间平卧。

医院中心静脉临时及长期导管置管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XX医院 中心静脉临时及长期导管置管术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是血液透析和其他血液净化疗法的血管通路之一。根据结构的不同,导管可分为单腔导管、双腔导管和三腔导管。作为血液净化的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多采用双腔导管。其原理是将一根双腔导管置人中心静脉,将双腔导管的其中一腔作为动脉腔,用于引出血液,另一腔作为静脉腔,用于将净化后血液回输病人体内。体外部分分别对动静脉腔用红蓝两色作出标记,与血管通路的动静脉端相连接。导管的置人部位可为双侧颈内静脉、股静脉以及锁骨下静脉,以右侧颈内静脉作为首选。 第一节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适应证】 1.紧急血液透析或临时血液透析。 2.血浆置换。 3.血液灌流。 4.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5.其他血液净化治疗。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①穿刺部位存在破损、感染、血肿、肿瘤等; ②拟插管的血管有明确新鲜血栓形成或明显狭窄。 2.相对禁忌证①在预定插管血管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或外科手术史;②安装有起搏器。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体位一般采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 2.穿刺点选择可以分为前、中、后三种路径穿刺,以中路最为常用。 (1)前路穿刺:前路穿刺点和进针方式: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的中、内1/3交界处。此路径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2)中路穿刺:中路穿刺点和进针方式: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方向。因为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可以避开颈总动脉,误伤动脉的机会较少。另外此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率高。 (3)后路穿刺:后路穿刺点和进针方式:在胸锁乳突肌的后外缘中、下l/3的交点或距锁骨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外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锁骨上窝方向。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穿入气管内。 现以中路插管为例加以具体说明,采用钢丝导入法(Seldinger法)。 (1)病人取仰卧位,头低后仰15°~20°,若病人存在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则可保持水平卧位穿刺。 (2)肩背部略垫高,头转向对侧,使颈伸展。 (3)戴消毒手套,常规消毒、铺巾。 (4)触摸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所形成的三角,确认三角形的顶部作为皮肤进针点。 (5)局麻后用局麻针试探颈内静脉的位置、深浅。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方向,与皮肤成30°~45°进针,在进针过程中保持注射器内

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经动脉或深静脉途径进行的各项导管检查及治疗。 【禁忌证】 1.穿刺部位感染。 2.穿刺置管处血管闭塞或严重病变。 3.其他禁忌证分别见各项导管检查和治疗。 【操作方法和程序】 1.基本操作方法 (1)局部消毒:采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2)局部麻醉:采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麻醉。 (3)穿刺和置管。 2.动脉穿刺和置管 (1)经股动脉穿刺置管:由于股动脉内径大、技术容易掌握、血液循环不容易受损、可根据需要置入较大鞘管等优点而成为经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最常选择的方法。 ①穿刺点的选择:选择搏动最强侧的股动脉作为血管入

路。如果两侧腹股沟处股动脉搏动相当,则一般选择右侧股动脉。如果股动脉在l周内曾被穿刺过,最好使用对侧股动脉。穿刺点应选择在股横纹下方约2cm处,股动脉搏动正下方。穿刺点过高可能使穿刺针越过腹殷沟韧带,使术后止血困难。穿刺点过低,则因股动脉进入收肌管位置较深,穿刺不易成功,且有动脉分支,另有股静脉走行于股动脉下方,容易造成动静脉瘘。 ②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内注射形成皮丘,然后沿穿刺方向进穿刺针,估计到达股动脉深度后,在其周围进行浸润麻醉。每次注药前先回抽注射器,证实无回血后再行注入。以后边退针边注入,以逐层麻醉皮下组织。 ③左手三个手指保持一条直线置于穿刺点上方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角,中空穿刺针斜面向上进针,当持针手感觉到明显的动脉搏动时,即可刺破血管,见搏动性血流从穿刺针喷出,缓慢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盐水纱布擦拭导引钢丝,沿导引钢丝送入动脉鞘。肝素盐水冲洗鞘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