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字词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⑴可予不: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

⑶拜送书于庭:

⑷召有司案图: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⑺设九宾于廷

⑻肉袒伏斧质

⑼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二、古今异义

1.指示:

古义:指给人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

古义:遵守约定;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

古义:得到惩处;今义:冒犯

4.明年: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

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

古义:扬言宣言曰);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

7.鄙贱: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今义:表时间,从前,过去

9.因而

古义:趁此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11.所以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2.美人

古义:妃嫔;今义:美貌女子

13.布衣

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14.走

古义:跑;今义:行。

15.去

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对

三、一词多义

1.负

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2.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3.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4.幸

①而君幸赦臣

②而君幸于赵王

③则幸得脱

5.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6.徒

①徒见欺

②徒以口舌为劳

7.于

①君幸于赵王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8.见

①徒见欺

②大王见臣列观

9.因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0.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顾吾念之

③顾野有麦场

④念父母,顾妻子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③相如奉璧西入秦

④肉袒负荆

2.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

④乃前曰

⑤怒发上冲冠

⑥赵王鼓瑟

⑦臣乃敢上璧

3.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归璧于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毕礼而归之

⑤臣舍人相如止之曰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大王必欲急臣

③秦王善为秦声

五、文言句式

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拜送书于廷

②君幸于赵王

③使不辱于诸侯

2.宾语前置句

何以知之

3.定语后置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

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省略句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③今君乃亡赵走燕。

④请奉盆缶秦王。

⑤遂与秦王会渑池。

固定句式

1.孰与 / 与……孰:跟……相比,哪一个更……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其 / 吾与徐公孰美 / 孰与君少长

2.独……哉:难道……吗,表反问

例:独畏廉将军哉

六、出自本文的成语

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请毕今日之马雚马雚:通“欢”,欢聚

且单于信女女,通“汝”,你

二、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

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位列将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

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虞常果引张胜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

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

三、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使动用法

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用车子抬。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四、一词多义

1.使

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2.语

以状语武语:告诉。

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

3.引

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引佩刀自刺引:拔。

4.食

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廪食不至食:粮食。

给其衣食食:食物。

5.发

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非汉所望也。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倒装句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匈奴”。

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信义所见安乎”

被动句

见犯乃死,重负国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皆为陛下所成就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知识归纳

通假字

1.员径八尺

2.形似酒尊

3.一时收禽

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2.举孝廉不行

3.公车特征拜郎中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5.覆盖周密无际

6.振声激扬

7.寻其方面

8.衡下车,治威严

9.上下肃然

10.中有都柱

11.不好交接俗人

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

2.衡少善属文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4.妙尽璇机之正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一词多义

1公

连辟公府不就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便可白公姥

邪曲之害公也

公车特征拜郎中

公然抱茅入竹去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邪曲之害公也

残贼公行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脚著谢公屐

2 辟

连辟公府不就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唇吻翕辟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辟邪说

疆土之新辟者

3 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旁征博引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公车特征拜郎中

挟天子以征四方

岁征民间

4 制

①其牙机巧制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5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以精铜铸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齐楚之精英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打白骨精

殚精竭虑

6 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靡计不施,迄无济

未报秦施

何施之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文学常识: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后注释字词整理: 1、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位或官职。 2、上卿:战国时最高官衔。 3、闻:闻名,出名。 4、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5、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6、和氏璧: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雕琢成的璧。 7、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8、徒见欺:白白地受欺骗。见,被,表被动。 9、即:则、就。 10、患:忧虑、担心。 11、可使报秦者: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报,答复、回复。 12、窃计:私下里打算。窃,谦辞,私下,私自。 13、止:阻止。 14、语(yù):告诉。 15、境:赵国边境。16、幸于赵王:被赵王宠幸。于,介词,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17:结于君:同您结交。 18:亡赵走燕:“亡于赵,走于燕”的省略句。从赵国逃跑,投靠到燕国。 19、束:捆绑。 20、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肉袒:把上身袒露出来。质:杀人时做垫用的砧板。 21、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得:能够。脱:免。 22、宜:应该。 23、寡人:古代君王自称。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却) 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 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字词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⑴可予不: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 ⑶拜送书于庭: ⑷召有司案图: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⑺设九宾于廷 ⑻肉袒伏斧质 ⑼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二、古今异义 1.指示: 古义:指给人看;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 古义:遵守约定;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 古义:得到惩处;今义:冒犯 4.明年: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 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 古义:扬言宣言曰);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 7.鄙贱: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今义:表时间,从前,过去 9.因而 古义:趁此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11.所以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2.美人 古义:妃嫔;今义:美貌女子 13.布衣 古义: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14.走 古义:跑;今义:行。 15.去

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对 三、一词多义 1.负 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2.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3.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4.幸 ①而君幸赦臣 ②而君幸于赵王 ③则幸得脱 5.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6.徒 ①徒见欺 ②徒以口舌为劳 7.于 ①君幸于赵王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8.见 ①徒见欺 ②大王见臣列观 9.因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0.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顾吾念之 ③顾野有麦场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一)古今异义《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遗(wèi)赵王书:书,信。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祝酒。 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宣言曰:宣言,扬言。 《苏武传》置币遗单于:币,财物,礼品。 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第二年。 《张衡传》举孝廉不行:不行,没有去。 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二)《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与不:不(fǒu),通“否。 拜书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事,通“侍,侍奉。 《苏武传》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因泣下霑衿:霑,通“沾,打湿;衿,通“襟,衣襟。 与武决去:决,通“诀,诀别。 《张衡传》精思傅会:傅,同“附。 员径八尺:员。 同“圆。 尊则振龙:振,通“震,震动。 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苏武传》其一人夜亡:夜,在夜里。 剑斩虞常已:剑,用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向上。 朝夕遣人侯问武:朝夕,早晚。 《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当时。 (2)名词活用作动词:《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上前。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含答案)-四

人教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异日图将好景 今义:美好的景况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义: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 古义:_______________ 3.便纵有千种风情 今义:人的仪表举止;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 古义: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 乘醉听箫鼓(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2.归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而皆背晋以归梁( 后五年,吾妻来归( 完璧归赵( 若水之归海((常含贬义)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嬉嬉钓叟莲娃( ) 2.都门帐饮无绪( ) 3.异日图将好景( ) 苏轼词两首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千古风流人物今义:轻浮放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古义:_________________ 2.回首向来萧瑟处今义:从来,一向古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任 一蓑烟雨任平生( ) 任重而道远( ) 王甚任之( ) 众怒难任( ) 2.却 山头斜照却相迎( ) 却匈奴七百余里( )

却之不恭(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大江东去( ) 2.竹杖芒鞋轻胜马( ) 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义:一个挨一个地古义:_________________ 2.刘郎才气 今义: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 古义: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望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 填其室( ) 在丙寅三月之望(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赢得仓皇北顾(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大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大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大总结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4.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 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6.倾阖城户阖通“合”,全 7.昂其直直通“值”.价钱 8.手裁举裁通“才” 9.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L0.飨德怀恩飨通“享”,受 11.景从云合景通“影”,影子 二、虚词 1.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其: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 加强揣测语气 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4.时则不至则:或 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6.恶乎待哉恶:何 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

8.信有时哉信:确实 9.靡计不施靡:没有 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 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 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片刻” 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 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 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 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 17.脱获回耗脱:倘 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 三、实词 (一)重点实词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 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 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 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 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 发:毛,指草木 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 9.下迨蔀屋迨:至蔀:遮蔽光明之物 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 11.栉比如鳞栉:木梳; 比:并、排列 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 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 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 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 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盘点归纳

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 《窦娥冤》 一、生字 窦(dòu)娥:剧中主人公名。 哥哥行(háng)哥哥那边。 罪愆(qiān):罪过。 错勘(kān):判断。 盗跖(zhí):统治者诬称奴隶起义领袖。 前合后偃(yǎn):前仆后继。偃,仰面倒下。瀽(jiǎn)半碗:泼,倒。 苌(cháng)弘化碧。 暑气暄(xuān):指炎热。 湛(zhàn)湛青天:清明。 顺水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亢旱:大旱。亢,极。 二、词语辨析 1.怨气•冤气 二者都表示心中有不满之气。不同的是, “怨气”指怨恨之气, “冤气”指因受冤枉而产生的冤枉气。 2.分辨•分辩 “分辨”指分清辨明,如“分辨香花和毒草”。 “分辩”指用语言辩白,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三、文学常识 1、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为《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 戏剧角色有生、旦、净、末、丑, 形式上有说、念、唱、打,元杂剧叫科、唱、白, 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作品与主角 《窦娥冤》——窦娥 《西厢记》——崔莺莺、红娘 《牡丹亭》—柳梦梅、杜丽娘、春香 《桃花扇》——李香君、侯方域 《长生殿》——李隆基、杨玉环 3、文学典故 ①苌弘化碧:苌弘,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三年后,他的血变成碧(青色的美玉)。 ②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的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③六月飞霜:邹衍,战国时人。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起来。他人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比喻冤案。 ④东海孝妇:传说汉朝东海有个年轻寡妇,对婆婆很孝顺。后来婆婆自缢身死,寡妇被诬告为杀害婆婆的凶手。官吏就把她杀死以偿命。她死后,东海一带大旱三年。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导语:文言文对有些同学来说可能很难,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多看多读多记多些理解就会了。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2)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2) (二)省略句 1、令以责之里正。 2、折藏之,归以示成。 3、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4、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三)被动句 为婢仆所惑。 (四)宾语前置句 1、而莫之夭阏者。 2、之二虫又何知! 3、彼且奚适也? 4、其自视也。 5、彼且恶乎待哉? 6、子何苦而自辱如然而? 7、然而何可否之谓乎? 8、洞庭君安在哉? (五)主谓倒置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第五册 1、吾不忍其觳觫:觳觫,恐惧发抖的样子 2、天下之欲疾其君疾,痛恨、憎恨 3、仰不足以事父母事,赡养、奉养 4、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然而罔民也 及,等到; 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5、将以衅钟衅:杀生取血以涂物,用于祭祀 6、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想不出然而为什么。乃,这样 7、莅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临、统治

8、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恐怕来不及呢。赡:足 9、其庶几乎庶几:差不多 10、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语:告诉; 诸:之乎; 有诸:有这回事吗? 11、未有以对对:回答。 12、举疾首蹙额蹙:收紧、缩着; 额:鼻梁 13、田猎:打猎。田:通“畋’,也指猎 14、而君幸于赵王幸:宠爱 15、相如持其璧睨柱:斜着眼睛看 1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动词 修敬:整饬礼仪表示敬意 17、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只不过 18、相如素*人:相如本来然而个卑*的人 1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我离开父母之所以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然而仰慕您的高尚品德罢了。 20、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我之所以这样退让,然而因为我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次要的位置。 21、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示,传给……看;美人,妃嫔;左右,侍从 22、绝秦望:断绝秦国的念头 23、孰与秦王:与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孰:谁、哪一个; 孰于:何如,比……怎么样 24、刎颈之交:誓同牛死的朋友。刎颈:割头 25、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入:在国内 26、乃令张仪佯去秦佯:假装 27、平伐其功伐:夸耀

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

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 指出以下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名词用作动词,冲击。转:使动用法,使……滚动。〕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闻舟中夜谈琵琶声〔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遂命酒〔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歌以赠之〔歌:名词用作动词,作诗。〕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使……弯曲。〕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履而制六合〔履:名词作动词,登上。〕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作动词,安排次序。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名词作动词,称王。〕内立法度〔内:名词用状语,对内。〕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牖:名词作状语,用破瓮、用草绳。绳、枢:名词作动词,做窗户、系户枢。〕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形容词作动词,险固的地势。〕尊贤而重土〔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名词作状语,像浮云、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形容词作动词,处于困境之中。〕 外连衡而斗诸侯〔外: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外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流血漂橹〔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会盟而谋弱秦〔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约从离衡〔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以愚黔首〔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无知。〕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众多名篇里的珍品,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语句 1. 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毕礼而归之(毕,使……完毕;归,使……回去)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2. 宁许以负秦曲 ①使……担负,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 ②凭借,倚仗。秦贪,负其强 ③违背。决负约不偿城 ④辜负,对不起。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背着。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3.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①回头。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只不过。顾吾念之 ③四面看。顾野有麦场(《狼》) ④顾惜,怜惜。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⑤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4. 引赵使者蔺相如 ①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拉。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③掉转。相如引车避匿 ④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⑤招供。虞常果引张胜 ⑥拔。引佩刀自刺 5.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①<名>通“钧”,制作陶器的转轮。《管子•七法》:“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就立朝夕于运均之上。” ②<形>均匀;平均。《季氏将伐颛臾》:“不患贫而患不均。” ③<形>公平;公正。《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④<动>均匀地分布。《与陈伯之书》:“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 ⑤<动>权衡;衡量。《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副>都;皆;全。《三元里抗英》:“均欲奋勇出城决战。” 6.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①<动>迎;迎接。《国语•晋语》:“吕甥逆君于泰。”【又】迎敌;迎战。《赤壁之战》:“将兵与操并力逆操。” ②<动>预先;预料。《孔雀东南飞》:“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③<动>不服从;违背。《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④<名>叛逆;骚乱者。《<指南录>后序》:“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7. 召有司案图 ①<名>盛食物短腿不把盘.《长亭送别》:“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②<名>几案,矮长桌.《赤壁之战》:“因拔刀斫前奏案。”《熟读精思》:“凡读书,需整顿几案。” ③<名>文书;案卷.《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动>通“按”.用手压或摁.《订鬼》:“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

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指出以下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名词用作动词,冲击。转:使动用法,使……滚动。〕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动用法,使……凋落衰败。〕 闻舟中夜谈琵琶声〔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遂命酒〔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歌以赠之〔歌:名词用作动词,作诗。〕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使……弯曲。〕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履而制六合〔履:名词作动词,登上。〕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作动词,安排次序。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名词作动词,称王。〕内立法度〔内:名词用状语,对内。〕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牖:名词作状语,用破瓮、用草绳。绳、枢:名词作动词,做窗户、系户枢。〕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形容词作动词,险固的地势。〕尊贤而重土〔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名词作状语,像浮云、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形容词作动词,处于困境之中。〕 外连衡而斗诸侯〔外: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外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流血漂橹〔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会盟而谋弱秦〔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约从离衡〔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以愚黔首〔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无知。〕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张衡传》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张衡传》 1. 词类活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 2.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bì ①<名>刑法;法律。《左传•昭公六年》:“制参辟,铸刑书。” ②<名>君主。《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③<动>征召。《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动>通“避”。《殽之战》:“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pì ①<动>开;打开。《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②<动>开辟;开垦;开设。《齐桓晋文之事》:“欲辟土地,朝秦楚。”《治平篇》:“隙地未尽辟,闭廛未尽居也。”《病梅馆记》:“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③<动>排斥;驳斥。《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任人,不为拒谏。” ④<形>偏僻;僻远。《汉书•萧何传》:“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 ⑤<动>比喻,打比方。《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辟谷】古代一种养生之术.不吃五谷,专靠服气长生。《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道引轻身。” 【辟易】1. bì惊退。《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数里。”2. pì整治。《吕氏春秋•上农》:“地未辟,不操床,不出粪。” 3、公车特征拜郎中 zhēng ①<动>出征;远行。王昌龄《出塞》:“万里长征人未还。”

②<动>征伐;征讨。《赤壁之战》:“挟天子以征四方。” ③<动>征收;争夺。《促织》:“宣德间,宫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④<名>赋税。《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去关市之征。” ⑤<动>征召。《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 ⑥<动>追究。《左传•僖公四年》:“寡人是征。” ⑦<名>证明。《观巴黎油画记》:“而其事信而有征。” ⑧<名>迹象;预兆。《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先见败征。” 【征夫】⒈行人;旅人。⒉从役之人。 4、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①<动>裁制衣服。《诗经•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②<动>制造;制作。《观巴黎油画记》:“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 ③<动>控制;掌握。《赤壁之战》:“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④<动>制服。《中山狼传》:“夫羊,一童子可制之。” ⑤<动>制定;规定。《齐桓晋文之事》:“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⑥<动>禁止;遏制。《赤壁之战》:“瑜请精兵五万,自足制之。” ⑦<名>法制;制度。《郑伯克段于鄢》:“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⑧<名>帝王的命令。《史记•秦始皇本纪》:“命为制,令为诏。” ⑨<名>规模。《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⑩<名>构造。《张衡传》:“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制艺】八股文。 5、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苏武牧羊文言知识汇总

《苏武牧羊》文言知识汇总 一、通假字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7、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通“祀”,祭祀。 8、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0、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1、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2、始以疆壮出疆:通“强”,强壮。 二、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 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位列将古义:位;官位。今义:位置、地位。列: 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 4、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5、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6、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7、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 弟。 8、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 指季节。 9、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 实、老实。 三、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汇总 语文复习要注意文言文的翻译,同时文言文知识也要牢牢掌握。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课内文言知识汇总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课内文言知识汇总 苏武传 【重点语句整理】 1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使动用法 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名词活用 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2.惠等哭,舆归营 ①<名>车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②<名>轿子。《晋书•王导传》:“乘肩舆,具威仪。” ③<动>抬。《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 3.而收系张胜。 ①<动>悬;挂。《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②<动>梆缚;拴。《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下命吏。” ③<动>拘囚;关押。《谭嗣同》:“君既系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④<动>继;连接。班固《东都赋》:“系唐统,接汉绪。” ⑤<名>带子。《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⑥<名>世系;系统。杜甫《赠比部箫郎中十兄》:“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 ⑦<动>联系;关联。柳宗元《封建论》:“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⑧<动>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 ⑨<动>附着;随着。《兰亭集序》:“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4.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①<动>讨论;议论。《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②<动>评定赏罚;判定。《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动>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动>辩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日廷论。” ⑤<动>研究;研讨。《五蠹》:“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⑥<名>言论;主张;学说。《甘藷疏序》:“余不侫,独持迂论。” ⑦<名>文体的一种,即议论文。《文选序》:“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 5.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 ①<名>米仓。《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②<名>官府供应的粮食。《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③<动>储藏;积聚。《素问•皮部论》:“廪于肠胃。” 6.扶辇下除 ①<名>台阶。《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 高中学习然而一个系统的过程,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小编整理的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欢迎来参考!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4、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 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6、倾阖城户阖通“合”,全 7、昂其直直通“值”、价钱 8、手裁举裁通“才” 9、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L0、飨德怀恩飨通“享”,受 11、景从云合景通“影”,影子 二、虚词 1、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其:然而……还然而,用在选择句中, 加强揣测语气 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4、时则不至则:或

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6、恶乎待哉恶:何 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 8、信有时哉信:确实 9、靡计不施靡:没有 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 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 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片刻” 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 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 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 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 17、脱获回耗脱:倘 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 三、实词 (一)重点实词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 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 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 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 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 发:毛,指草木 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 9、下迨蔀屋迨:至 蔀:遮蔽光明之物 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 11、栉比如鳞栉:木梳; 比:并、排列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必修四文言知识梳理 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宜:宜可使〔应该〕 曲:曲在赵〔理亏〕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倨(jū):礼节甚倨〔傲慢〕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靡:左右皆靡〔退却〕 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一词多义 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以:①传以示美人与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4、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5、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6、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7、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8.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③则幸得脱〔侥幸〕 9、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重点文字拼音 看觑qù绣闼tà 戕qiāng害残羹gēng 国粹cuì篡cuàn夺 押解jiè解xiè数 当垆lú隅头yú 孛老bó孱头càn 变徵zhǐ撚断niǎn 浣纱huàn 冠冕miǎn 国玺xǐ桃杌wù 罪愆qiān错堪kān 宽恕shù昭zhāo告 刹chà那驿yì站 鳏寡guān guǎ徘徊pái huái 恓惶qī huáng蟊贼máo zéi 脍炙kuài zhì䦶䦷zhèng chuài 阿谀ēyú忏悔chàn huǐ 破绽pòzhàn 樯橹qiáng lǔ 蟾蜍chán chú瀽jiǎn半碗 哥哥行háng 暑气暄x uān 汗涔涔cén 万恶不赦shè 羽扇纶guān巾湛zhàn湛蓝天 重点文学常识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2、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3、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除此之外还有代表作《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4、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5、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6、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7、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8、《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9、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10、《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人,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11、《张衡传》选自《后汉书》。范晔,南朝人,历史学家。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 12、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13、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4、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重点词句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

人教版高考语文文言知识整合【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含答案解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可予不(“”通“”) 2.拜送书于庭(“”通“”) 3.召有司案图(“”通“”, )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通“”)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 ) 二、古今异义 1.传以示美人①及左右② ①古义: 今义:指美貌女子 ②古义: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 2.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 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古义: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4.明年复攻赵 古义: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古义: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 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7.臣所以①去亲戚②而事君者 ①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②古义: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8.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古义: 今义:从前、过去,表时间

9.不如因而厚遇之 古义: 今义:连词,表结果 10.不忍为之下 古义: 今义:不忍心 三、一词多义 1.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决负约不偿城() 肉袒负荆()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奉相如奉璧奏秦王()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门宴》)()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 3.幸而君幸于赵王()

大王亦幸赦臣()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并序》)() 4.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5.使臣愿奉璧往使() 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 单于使陵至海上(《苏武传》)()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6.请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伶官传序》)() 7.病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