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欧亨利套中人梗概

欧亨利套中人梗概

欧亨利套中人梗概

《套中人》写一个小城的中学古希腊文教员别里科夫,他在晴天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出门,习惯于把一切日常用具装在套子里面。

他与世隔绝,好比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却喜欢到处告密,长期危害了这个小城居民的自由,小城的生活因而变得死气沉沉。他也想到结婚,但害怕"生出什么事来",久久不敢向女方求婚。

后来看见她竟骑自行车上街,认为太不体面,因此和她哥哥争吵,被从楼梯上推下来,不久即死去。

《装在套子里的人》(简称:套中人)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正是俄国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制度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

自考外国文学知识点8-9章

第八章19世纪文学(三) 19世纪后期文学的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统领文学主要潮流的同时,无产阶级文学也发展壮大起来:自然主义、前期象征主义等各领风骚。 第一节概述 一、现实主义文学 (一)法国文学 1.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羊脂球》(成名作)《一生》《漂亮朋友》(杜洛阿)《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2.都德:《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二)《英国文学》 1.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 2.哈代: (三)德国文学 冯达诺:德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创始人,代表作《艾菲.布利斯特》 (四)中欧和南欧文学 1.波兰:显克徽支:《你往何处去》:暴君尼禄时代的社会和基督教徒殉道的故事。 2.挪威文学:易卜生和比昂逊(《破产》) (五)俄国文学 1.列夫托尔斯泰 2.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哀伤》《套中人》(希腊教员别里科夫);契诃夫也是戏剧大师,作品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樱桃园》 契诃夫的创作特色(重点记忆): 简述《套中人》中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和社会意义。 1契诃夫在短篇小说《套中人》中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士,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中学希腊语教员别里科夫。他的是基本特征:由自私、怯弱、丧失人格、屈从反对势力,进而堕落成为反动势力的帮凶。 2透过这个形象,即看到沙皇统治的残酷,也看到了一些知识分子的自私,软弱和妥协性,还看到了俄国社会必须改造的迫切性。 (六)美国文学 1.马克.吐温 2.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白牙》《铁蹄》,代表作《马丁.伊登》 3.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 欧亨利法: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小说创作手法。欧亨利小说构思巧妙,情节在意料之中,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被称为“欧亨利法”。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 (二)自然主义文学 简述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不太重要,但还是要看一下) 1 19世纪后期流行的,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再现自然,就是真实地而不是典型化地描写日常生活。 2 强调客观性。作家不是道德家,不要作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解剖家。 3 突出的科学性。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

套中人教案设计 《套中人》预习案 5通读全文,掌握如下的生字词。注音: (1)削()铅笔(2)祈祷() (3)降()服(4)辖()制 (5)讥诮()(6)撮()合(7)谗()言 (8)多音字:①和②恶 和好()恶心() 曲高和寡()恶战() 和面()厌恶() 和稀泥() 暖和() 6小说三要素:、、。 7写作天地: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对一定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 课堂案 学习目标: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2学习抓住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幽默讽刺手法。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2难点: 用各方面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展示:(组内交流) 二、课堂研讨:1观察漫画,进行赏析。 2速读课文第一部分,找出别里科夫有形和无形的套子。(难度系数☆☆) ①筛选并标出描写他特点的句子。 ②别里科夫为何喜欢把自己藏在套子里(用课本上的文字)? ③我们能否用一个字或词总结别里科夫为何要躲在套子里? 3从中反映别里科夫什么性格特点?(☆☆☆) 4为什么全城的人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人物意义) 5第二部分别里科夫的恋爱过程中发生了哪几件事?(3 件)(难度系数☆☆) 6在这几件事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三、小结:1人物形象总结: 别里科夫是一个 的人。 2塑造人物的手法有哪些: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 四、赏析 ⏹1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他只想有规模较小的红菱尖角胡子,不料没有枪杆 的人,胡子都生不象样,又稀又软,挂在口角两旁。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够飘然而袅。他两道浓黑的眉毛,偏偏根根可以跟寿星的眉毛竞赛,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全剃下来了。慌忙按上去,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唇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荣。为了二十五岁的新夫人,也不能一毛不拔,于是剃去两缕,剩中间一撮,这也许还是那一缕胡子的功效,运气没坏到底。” ——钱钟书《围城》(汪处厚) ⏹2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 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吴敬梓《儒林外史》 五、牛刀小试(任选一题)

(完整版)警察与赞美诗教案__欧亨利

警察与赞美诗 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欣赏“欧?亨利手法”的艺术特色。 2、品味小说幽默、辛辣的语言风格,理解语言运用和题材、主题的内在关系。 3、了解美国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贫困和精神痛苦,认识其社会道德、法律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虚伪本质。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欣赏“欧?亨利手法”的艺术特色。 2、品味小说幽默、辛辣的语言风格,理解语言运用和题材、主题的内在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爱他,那么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么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纽约甚至是美国社会的那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于有钱的人来说,那里是淘金的天堂,而对于穷人而言,那里则是人间的地狱。今天我们来学习《警察与赞美诗》来进一步地了解美国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介绍: 作者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南部的一个乡镇医师家庭,从小受教育少,一生经历曲折而丰富,是个多产的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羊脂球》、俄国的契诃夫《套中人》、并称为“欧美短篇小说三大家”。他的小说常常通过合乎情理的艺术夸张,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收到“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被人称为“欧?亨利笔法”。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等。 三、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的三大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情节。我们很喜欢看小说主要是被其中的曲折的情节所吸引。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那么这篇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各是什么?请同学阅读小说,来分一下。 明确:学生议论、思考并回答: 1、故事开端(第1-5自然段: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自有一位识相的推事来料理),苏比为逃脱严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才能被捕入狱。 2、发展(第6-38自然段:苏比离开长凳——而我们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苏比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的目的。 3、故事高潮(第39-47自然段: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马路上——“那你跟我来。”警察说)。苏比伫立于教堂外良心发现,决心重新做人时,突然被捕。 4、故事结局(第48自然段),苏比被判入狱三个月。 四、分析开端部分 1、朗读课文的第一二,思考这两段是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两段是环境描写。 “每当雁群在夜空引亢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 这句话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为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这里的环境描写点明了小说发生的季节是哪一个季节? 明确:句中写到了“雁群”“高鸣”南飞,暗示了季节——冬天将近。 3、那为什么要写“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还写了苏比在长凳上“辗转反侧”,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明确:“海豹皮大衣”反衬苏比生活的窘迫,“长凳上辗转反侧”点明了主人公生活的贫困与无奈,这些描写不仅为主人公的出场渲染了凄清寒冷的自然环境,还为小说的情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揭示下文苏比6次为非作歹的原因,展示了美国社会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显示了社会巨大的贫富差距。所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二十一(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高考复习专题——课外名著阅读(二十一)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阅读【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Antonpavlovich chekhov,1860-1904),19世纪俄国小说家、戏剧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187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904年7月15日因肺炎逝世。其剧作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坚持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忠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况。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内容简介】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 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在晚期作品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工厂、小市民和知识阶层的日常生活。这些作品展示俄国农村的贫困、落后、愚昧和矛盾;剖析庸俗、自私和铜臭对人的灵魂的腐蚀,《醋栗》,反映典型的社会心理“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描写已经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写他们与不劳而获的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 是中唐时期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这个诗派的代表是韩愈和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韩孟等人不满于大历以来华贵平庸的诗风,力图有所突破,他们的诗歌主要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露社会的弊病,在艺术上追求奇特的形象,形成一种深险怪癖的风格。 唐传奇: 唐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它是远继古代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创作传统,是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发展。它内容更丰富,题材更广泛,更具现实意义。在艺术上,传奇结构更为完整,情节更为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也更为鲜明,完全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状况。从创作目的来看唐代传奇作家们是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而不像六朝小说那样,只是对人物轶事和怪异传闻作单纯的记录。由于作家这种自觉的艺术创造,使唐代传奇脱离古代小说的稚拙状态,形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诗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等为代表,又称王孟诗派。王孟等山水诗人政治上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钦慕贤相张九龄,由于仕途受阻或不满现象,而半官半隐,漫游山水,或辞官归里,躬耕田园。他们虽无明确的共同文学主张,但相互之间常以所作山水田园诗酬唱切磋,形成了远绍陶渊明,近学张九龄,清淡自然的流派特色。在创造情景交融、物我契合的意境,发掘和开拓绚丽多姿的自然美方面作出了贡献。 边塞诗派 盛唐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由于其二人成就最高,也称“高岑诗派”。唐代各民族间交往频繁,战事不断,成为唐代边塞诗派形成的社会基础。盛唐边塞诗人,大多有从军入幕的戎马经历,擅长采用七言歌行和七绝的题材,表达请缨杀敌,报国立功的豪情,描写边塞艰苦的生活和奇异的风光,抒发缭绕不尽的乡思边愁,揭露军中矛盾,反映少数民族风土人情,表现民族融合。他们的诗歌兼容了建安风骨和秾丽哀怨的齐梁笔致,形成慷慨壮丽的风格,洋溢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成为盛唐诗坛的一大流派。 大历十才子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阅读测验卷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阅读测验卷 1.20世纪着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 2.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3.欧亨利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4.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 人意料而闻名于世。 5.1894年,欧·亨利花250美元买下了奥斯汀的一家周刊,将它更名为《滚石》 6.小说的结尾都能做到“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合乎情理之内”。 7.《麦琪的礼物》讲述了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恰恰是 两人对对方的无私却使原本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因此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 8. “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是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 9. 《二十年后》中威尔斯从一个迟钝的老实人成为一个干练的巡警,而鲍勃则从一个不甘平凡的聪明人成为一个不法之徒。 10. 美国自1918年起设立“欧亨利纪念奖”以奖励每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一部是欧亨利的作品 A.变色龙 B. 最后一片树叶 C.凡卡 D.套中人 ()2.以下那个不是欧亨利作品的背景 A.美国西部生活 B.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 C.拉丁美洲生活 D.美国南部草原生活 ()3.《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年轻女画家莲安患 A.胃癌 B. 肺炎 C. 猩红热 D.肺癌 ()4.《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中男孩的她长了颗黑痣。 A.右眼角 B. 左眼眉毛边 C.嘴角 D.右脸颊 ()5. 《二十年后》中鲍勃和威尔斯相约在 A.华盛顿 B. 芝加哥 C.亚特兰大 D. 纽约 ()6. 《菜单上的春天》中的信物是 A.蒲公英 B. 山茶花 C. 一把钥匙 D. 茉莉花 三.是非题 ()1. 《生活的陀螺》5元钱最终到了法官手里。 ()2.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楼下老先生是一位画家。

高一语文《套中人》说课稿模板

高一语文《套中人》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 (二)学情分析: 学生最喜欢的文体就是小说,很多学生具备一定的小说阅读能力,但他们的兴趣点仅仅是在故事情节上,不了解作家创作小说、塑造人物的目的以及人物命运及其思想和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夸张与讽刺的手法以及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套子的具体内容。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目标 (我认为任何一篇文章的学习,不能只拘泥于文章内容而应该把它与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对别里科夫形象的把握,从而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认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浏览一遍后,等到老师授课时已觉得索然无味,但对于小说的内涵和主旨,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我把本文的重难点确立为: 重点:(一)理解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 (二)深入把握小说主题,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 难点:学习夸张与讽刺的手法,掌握用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以及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 四、说教法

新大纲要求“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根据学生的学情我采用了问答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五、说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当教师的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自己学”。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加大学生的参与力度。因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 (一)小组合作讨论法,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各自的意见,共同完善本组的观点,解决重难点。 (二)质疑法,提出问题共同解答。 根据我对文章的分析以及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我安排了两个课时进行我的教学。以下是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时必须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后面的学习也会事半功倍。)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我将通过回顾以前学过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引出本文,这也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在《变色龙》中,作者给我们成功的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的警官,让我们印象深刻,契诃夫塑造人物的能力可见一斑。 (二)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7分钟) 我将通过对契诃夫生平事迹及当时社会环境的介绍,让学生对小说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创作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对小说人物形象及背后的深刻含义有所感知。 (三)整体感知,进入正文(33分钟)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故事梗概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故事梗概欧亨利(O. Henry)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不少人对他的 短篇故事作品流传甚广。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篇代表作的梗概。 1. 《最后一片树叶》 故事发生在纽约中央公园附近的一家医院。主人公约翰在妻子 去世后深陷悲痛之中。而约翰唯一的慰藉,是窗外一棵枯萎的枫 树上最后一片坚持落叶未凋。冬天来临,约翰前去寻找这片树叶时,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个故事以感人的方式表达了人们 对希望和生命的执着。 2. 《礼物本身》 故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纽约。普鲁特和琳达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他们积攒了很多钱为对方购买圣诞礼物。普鲁特将琳达的秘 密愿望卡片作为礼物依据,却发现自己在慌乱中失去了他的礼物。最后,他们相互呈现了一份令人感动的礼物,由此揭示了礼物本 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其中的情感和关怀。 3. 《卓别林的胡须》

故事中的主人公麦克斯是一位剧院演员,他因一场意外失去了自己的胡须。在当时,胡子对演员来说非常重要。在试图找回他的明星地位的过程中,麦克斯发现了另一个真正的重要性。这个故事以幽默和嘲讽的方式,探讨了人们常常把重要事物看得过于严肃,忽略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4. 《副手》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的前荒野地区。布约翰是一位伐木工人,绰号“副手”,他还担任着一个孤儿少年的监护人。布约翰日夜辛勤工作,以供养自己和孩子。然而,他的专注于工作却导致了与孩子之间的裂痕。在一次孩子失踪的事件中,布约翰意识到自己为了追逐物质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这个故事以深情温暖的笔触,表达了家庭关系中的珍贵。 以上只是《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中几篇代表作的简要梗概,每个故事都带给读者深思和感动。欧亨利以其独特而生动的叙事风格,以及含蓄而富有启示的故事情节,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崇拜。如果您对短篇小说感兴趣,可以尝试阅读欧亨利的作品,相信您也会被他的才华所震撼。

《套中人》教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契诃夫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 2.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 2.分析作品中幽默讽刺的手法,品味语言的讽刺意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品主人公典型的社会意义,把握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学会运用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活动等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会分析作品的幽默讽刺的手法,品味语言的讽刺意味。 二、难点 1.理解作品中主人公典型的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与程序设计 【教学要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2.分析作者对主人公的刻画,分析别里科夫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PPT出示:《“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则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点拨: 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他不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光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语,简直叫人拍案叫绝。从这位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挂着“一带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鲁迅《风波》),想起只要镇上有点什么动静就忧心忡忡地担心“不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契诃夫《变色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另一个典型得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形象。 二、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化常识; 2.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作者对主人公的刻画,分析别里科夫的特征。

二十年后欧亨利答案

二十年后欧亨利答案 【篇一:欧亨利短篇小说集阅读测验卷】 3. 4.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阅读测验卷 20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 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幵称为世界三 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 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 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而闻名于世。 6. 小说的结尾都能做到“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合乎情理之内”。 7. 《麦琪的礼物》讲述了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 结果阴差阳错,恰恰是两人对对方的无私却使原本珍贵的礼物都变 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因此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 8. “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是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 内涵的有机结合。 9. 《二十年后》中威尔斯从一个迟钝的老实人成为一个干练的巡警,而鲍勃则从一个不甘平凡的聪明人成为一个不法之徒。 10. 美国自1918年起设立“欧亨利纪念奖”以奖励每年度最佳短篇小说。 二.选择题 a.变色龙b. 最后一片树叶c.凡卡d.套中人 ()2.以下那个不是欧亨利作品的背景? a.美国西部生活 b.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 c.拉丁美洲生活 d.美国南部草原生活 ()3.《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年轻女画家莲安患 a.胃癌b. 肺炎c. 猩红热d.肺癌 ()4.《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中男孩的她长了颗黑痣。 a. 右眼角 b.左眼眉毛边 c.嘴角 d.右脸颊 ()5. 《二十年后》中鲍勃和威尔斯相约在 a. 华盛顿 b. 芝加哥 c.亚特兰大 d. 纽约 ()6. 《菜单上的春天》中的信物是 a. 蒲公英 b. 山茶花 c. 一把钥匙 d. 茉莉花 三.是非题 ()1. 《生活的陀螺》5元钱最终到了法官手里。 ()2.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楼下老先生是一位画家。

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比较研1

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 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都是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活跃于文坛并以其各自创作的短篇小说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们的短篇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文学背景与精神个性又使这三位作家的作品各呈异彩,可谓同中有异,下面将着重于他们的“异”来对其短篇小说结尾进行比较分析 一,三位大师短篇小说结尾特色分析; (一)欧亨利短篇小说结尾特色分析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从各个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颂扬了他们的真诚爱情和友谊、自我牺牲的高尚行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他小说的结尾采取喜剧的形式,表达深刻的社会内涵、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升华,并进一步指出这种现实的不可逃避性。本文探讨了欧·亨利小说中的“欧·亨利式结尾”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在他文章中的体现和作用。 欧·亨利式结尾就是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欧·亨利一生共创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著名的短篇小说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的藤叶》等。就以他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为例来说说这种艺术。综观全文苏比曾几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在所有人都认为苏比将要平安度过一生之时警察出现了并将他带上了法庭。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就犹如看见黎明的人又跌黑暗一般,让读者的心一揪,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久难以忘怀。而欧·亨利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并借此深刻地反映社会善恶不分的现实。 “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并不一定只出现在小说结尾处也会在文章情节中。例如,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有这样两个情节;有一次,苏比想通过“调戏”一女子来达到进监狱的目的。但这貌似“文雅娴静”的女子却反过来勾搭起了苏比。又有一次苏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原本“来路不正”。“简朴而颇讨人喜欢”的女子、“衣冠楚楚”的顾客都给人以品格端庄的感觉,却做了暗娼和小偷。相信读者在读到这个情节时都感到不可理解,但细细想来这样的“伪君子”在现实社会中是处处存在。所谓高尚的上流社会成员都是衣冠楚楚、文雅高贵?可事实上,他们只是把卑鄙的行径掩藏在美丽的面纱下而已。也正因为内心的肮脏,才更需要表面上的装点。因而表里不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欧·亨利式结尾”在幽默中深刻地擒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每况愈下的世风。 “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在他的令一篇著名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中也被演绎的淋漓尽致,一对深深相爱的小夫妻德拉和吉姆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分别将自己最美丽的圣诞礼物和家传的金表买掉去买了配的上金表的白金链子和配的上美丽头发的梳子。爱情就在他们分别拿出礼物之时发出了万丈光芒将读者的眼眶湿润。文章的最后说“他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小说艺术特征共性琐议」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小说艺术特征共性琐议 摘要: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们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 处:作品中对现实的高度概括,精巧的构思,真实的细节描写,都向读者展示了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风貌,而 且在艺术上也体现了他们共同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小说;艺术特征;共性 提到短篇小说,人们自然会想到l9世纪批判家,莫泊桑、契河夫、欧亨利都不遗余力的真实地现实主义文坛中的三位巨匠:莫泊桑、契诃夫、欧纪录生活,分析社会,选择典型事件,透过集中的亨利,这三位大师用自己犀利的眼光观察l9世纪情节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 的西方社会;用心聆听来自底层百姓的呼喊;用在取材方面,这三位文学大师就表现出共同辛辣的语言无情地抨击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以尖的趋向:他们善于从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中选锐但又不乏同情、冷静但又不乏诗意的方式叙写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描写,把生活人物的灵魂——写他们的悲哀和卑微,写他们的的矿石熔铸成宝贵的金子。他们笔下的人物大多愚马矣和粗俗,勾勒了一幅幅l9世纪的芸芸众生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通过描写这些小人物像。他们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东在底层社会的苦苦挣扎,来揭露社会的罪恶本质。西。思考之余,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批判现实主义这就是在“小人物”和平常事中寄寓着重大的社作家三位大师身上有太多的共性。会主题,从小处落笔,从大处着眼。契诃夫把自己 的目光锁定在被沙俄专制制度扭曲的小人物身 一关注下层,以小见大 、上,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人物的奴性,及专制 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中所说的:“现实主官僚集团中上层官僚的凶恶嘴脸,称得上是一幅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沙俄时代的“群丑图”。《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在晴天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收稿日期:2008—03—08 作者简介:陈艳艳(1978一),女,贵阳六中教师。 的棉大衣,他戴着黑眼镜,用棉花堵上耳朵”,这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俨然就是一个封建卫道士的形象。他害怕新事细节必须真实,细节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对物,抵制新思想,希望永远生活在过去。一次偶然于现实主义的作品来说,细节的真实是达到现实的事件结束了别里科夫的生命,人们获得了片刻主义真实性的重要手段,没有真实可信的细节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套中人》导学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套中人》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 2.带着问题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了解作者、创作背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作者 施耐庵(1296~约1370年),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因目睹朝廷腐败,遂作《水浒》以抒心中之愤。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门人。 2.作品 《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七十一回本)的第十回。小说有关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大致如下: 林冲本是东京禁军教头。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最终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但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而安排林冲看管草料场其实又是高俅的一招毒计,是想放火烧死林冲。这一阴谋又因大风雪破产。正是这次事件,使得林冲对官场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不得已投奔梁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 抗道路的必然性。 4.文学常识章回体小说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简介

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简介 篇一: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1850-1893),俄国的契诃夫(1860-1904),美国的欧·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学大师。 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文学成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1880年发表第一个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的朋友》等。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作品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8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假面》、《牡蛎》、《必要的前奏》、《脖子上的安娜》、《乞丐》、《彩票》、《名贵的狗》等。 契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 欧?亨利(真实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 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