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伤科脊柱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伤科脊柱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脊柱骨折

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舐椎、尾椎5个部分。从侧面看,整个脊柱有5个生理弧度,颈椎、腰椎、尾椎各有向前的弧度,胸椎和舐椎则有向后的弧度。颈椎、胸椎、腰椎骨折严重时,可损伤椎管内的脊髓及脊神经,可并发肢体的瘫痪,预后严重,但比较少见。这里仅介绍比较常见的未并发瘫痪的下段胸椎及腰椎的压缩性骨折。

【诊断】

1.病员从高处跌下,臀部或足跟着地,上下冲力集中于胸腰椎部,引起腰背部剧烈疼痛;或重物由高处落下压于病员肩背部,引起剧烈腰痛;或举重时用力过大,突然引起腰部剧痛者,均应考虑有脊柱骨折的可能性。

2.骨折易发生于第11~12胸椎或第1~2腰椎,尤以第1腰椎为多见。此种压缩性骨折,系发生于椎体,由于受伤时腰部处于弯腰姿势,使椎体前部压缩较重,椎体后部压缩较轻,使椎体呈楔状变形。该脊椎之棘突随之轻度向后隆凸。

3.病员伤后腰痛严重,不能站立及行走。发生骨折的椎骨的棘突有轻度的后凸畸形及明显的压痛。发生在胸椎部的骨折后凸畸形较明显,如发生在第3腰椎,棘突的后凸畸形常因生理的向前弧度而不明显。

4.注意有无瘫痪,双下肢肌力有无减退或消失,双下肢皮肤触觉是否迟钝或消失,有无尿潴留等。

5.骨折后第1周,可有轻度发热、大便秘结、缩性骨折少腹胀痛、脉弦紧、舌苔黄腻等症。

6.诊断时应摄正、侧位X片,明确压缩程度,有无椎板骨折和小关节脱位等情况。

【治疗】

1.有典型外伤史的严重腰痛病员,考虑有胸、腰椎压缩骨折者,应嘱病员平卧,不宜起坐及站立。在搬运伤员时,可用推滚搬运法,使病员仰卧于门板上或俯卧于帆布担架上,避免因脊柱弯曲而加重损伤,甚至并发脊髓或脊神经损伤(见图10-34)o

7.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嘱病员平卧木板床,及早进行腰背肌力的锻炼,先作仰卧位的锻炼,继加作俯卧位的锻炼。凡能积极进行锻炼的,腰背酸痛的后遗症较少,甚至可使压缩的骨折,得到程度不等的整复(见图10-35)。

8.局部外贴伤膏,口服逐瘀止痛通便药,常用药如当归10g,桃仁10g,枳实6g,黄

苓6g,续断Iog,大黄Iog,泽兰12g,红花6g,制乳香10g。便秘腹胀腹痛严重者,可用艾条在关元、气海周围灸20~30分钟,并煎服番泻叶15g。大便通畅后即停服枳实、大黄、番泻叶等。大便燥结难下者,可用甘油栓塞肛内通便。

9.对于已发生双下肢瘫痪、二便失约的病员,说明脊髓或脊神经根损伤,要考虑手术治疗。如仅有双下肢肌力减退、感觉迟钝、未完全瘫痪者,可作保守治疗,病员卧木板床,骨折部垫棉枕,适当结合腰背肌锻炼,促使逐步复位,棉枕厚度以病人舒适能耐受为度。配合针灸、理疗。

10伤后2~4周,症状好转,腰痛不重,腰背肌锻炼良好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逐步练习下床活动。

11恢复期病员腰部酸痛明显,影响久坐或行走者,可配用腰围。

骨伤科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3腰椎横突具有较其余4个腰椎的横突长的特点。同时,第3腰椎横突的后伸弯度又最大,第3腰椎又处于腰部生理前突之中心。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腰部俯仰旋转等动作,将使附丽于第3腰椎横突的筋膜及肌肉,受到较大的应力,易于发生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也是引起急性或慢性腰痛或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诊断】 1发病年龄以中壮年为多,男多于女,急性病人多有外伤史,自诉腰部疼痛较重,一侧或双侧痛,动作或行走时腰痛明显,严重者腰部活动受限,俯仰或侧弯困难,休息时痛轻或不痛。检查脊柱外形正常,少数可有轻度侧弯,痛侧腰肌较强直,第3腰椎棘突旁4~6cm处可触及横突,有明显触痛,少数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样改变。 2 .慢性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患者,常感腰部酸痛,时轻时重,阴湿寒冷可加重症状,自觉不能端提重物,长时间弯腰后感难于直立,与一般腰肌劳损之主要区别点在于第3腰椎横突有明显的触痛,或触及条索状改变。少数病员有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感,但无明显压痛点。 3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可并发于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此类病人没有腰痛的主诉,仅有臀腿痛的症状,但触压腰3横突时有明显的疼痛,个别病员甚至有臀腿痛加重反应。因此,对已明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常规检查腰3横突压痛点。检查此种隐性的腰3横突综合征,要适当加强指压力量,拇指触及腰3横突时,在横突尖端稍作上下滑动,如激惹出较重的疼痛,说明有隐在的腰3横突综合征。 【治疗】 一、推拿疗法 病员取俯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在痛点周围按摩2分钟,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用双拇指相叠或并列按于第3腰椎横突尖端,并在横突上下弹拨,弹拨时胀痛较重,弹拨10次后改按法,约1分钟,继作按摩。然后重复作一次弹拨、按压、按摩。重症每日1次,轻症隔日1次。 二、针灸疗法 体针同慢性腰背痛。 水针泼尼松龙注射液0∙5m1,1%普鲁卡因4m1,注射至局部痛点,可用5号细长针头,于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

完整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指 南及技术操作诊疗规范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特征为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性增加。当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时,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其中,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F)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常见类型,尤其容 易发生在脊柱部位。 一、OVF诊疗流程 在进行OVF的治疗前,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 能的疾病,如肿瘤、结核等。接着进行骨质疏松症和椎体骨折的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和骨密度检测(BMD)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来确认诊断。在接诊患者时,需要进 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如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方面的检查。治疗方面,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补钙补充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很有帮助。对于脊柱骨折,卧床休息和减压可以缓解疼痛,

而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和微创治疗(如PVP和PKP)则是常见 的治疗方式。 二.OVF诊治指南 一)临床特点 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脆性骨折。然而,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只有在进行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会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疼痛方面,患者可能出现腰背酸痛或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翻身、起坐和行走。骨质疏松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身高缩短和驼背等脊柱变形,而椎体压缩性骨折则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和心肺功能受损。脆性骨折常发生在胸、腰椎等部位,而且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

为了进行鉴别诊断,有时需要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钙、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D和甲状 旁腺激素等检查。 根据病情、药物选择、疗效观察和鉴别诊断需要,医生可以选择以下骨代谢和骨转换的指标来帮助分型、评估骨丢失速率和老年妇女骨折风险、选择干预措施和评估病情进展。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血清钙、磷、25-羟维生素D和1,25-双羟维生 素D。骨形成指标有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骨 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l型前胶原C端肽(PICP)和N端肽(PINP)。骨吸收指标有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血浆抗 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l型胶原C端肽(S-CTX)、尿吡啶啉(Pyr)和脱氧吡啶啉(d-Pyr)、尿I型胶原C端肽(U-CTX)和N 端肽(U-NTX)等。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物理学检查,医生可以使用X线、单 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光子吸收骨密度仪、双能骨密度仪、定量CT和PET-CT来检测骨密度。对于脊柱骨折的物理学检查,医生可以使用X线、CT和MRI来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以及显示骨质疏松的状况。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颈椎病 颈椎病或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虽然颈椎的先天性畸形也可发生颈椎病,但绝大多数颈椎病人系进入中老年后,肝肾亏虚,筋骨退变,导致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在外因方面,颈部扭伤、慢性劳损、风寒痹着,均可引发和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诊断】 颈椎病的分型很多,目前比较常用的分型有:落枕型(或称颈型)、痹证型(或称神经根型)、痿证型(或称脊髓型)、眩晕型(或称椎动脉型)、五官型(或称交感神经型)等。 1.落枕型颈椎病颈背疼痛反复发作,发则颈项酸痛不适,延及上背部,重者俯仰旋转欠利,状如落枕。初则发作3〜5天后缓解,很快又复发,渐发展至长期颈背酸痛而无明显的缓解期。凡中年以后常发落枕,颈椎X片有骨质增生、生理弧度变直、韧带钙化等改变者,可明确诊断。 2 .痹证型颈椎病以一侧上肢疼痛、麻木为多见。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关节囊松弛,椎间孔变窄,均可影响颈神经根而产生症状。根据主诉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作疼痛、麻木和萎缩三个亚型。 疼痛型:发病较急,肩臂疼痛较重,肌力和肌张力可略有减弱,多数为一侧发病,颈部酸痛,患者头部可微向患侧偏,以减轻症状。夜间症状加重时可影响睡眠,睡眠时常选择较合适的卧位,或患侧在上的侧卧,或加高枕头的仰卧等,以求减轻症状。 麻木型:最多见,发病较慢,麻木以手指为主,或1〜2个手指麻,或5个手指均麻,少数两手均麻,或有上臂、前臂麻木不仁,致触觉迟钝,痛温觉减退。唾眠时亦可因颈部姿势、肩臂所处位置不同而使症状加重或减轻。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椎纵叩试验可呈阳性。 萎缩型:很少见。患侧上肢疼痛麻木均不严重,但患侧上肢肌力减弱,日久则大、小鱼际等肌肉萎缩,重则影响体力劳动。 3 .痿证型颈椎病起病很慢,先为双下肢麻木乏力,以致肢体沉重,肢冷难温,步履不灵,喜用拐杖助行,通过治疗休息,可以缓解,形成时好时坏、逐步加重的过程,渐致步态不稳、跛行。后期可出现二便失控,难于行走,双上肢肌力减弱,形成瘫痪重症,幸较少见。

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的目的和重要性。 中医骨伤科是一门传统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关注诊断和治疗与 骨骼、关节和肌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该领域的疾病种类繁多,包 括但不限于骨折、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针对这些疾病,中医骨 伤科提供了一套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权威和 专业的指导,以确保对患者进行精确和有效的诊断以及个性化的治疗。该指南通过整合中医经典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了针对不同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和方案。 本指南的编制是基于广泛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经 过专家组的多轮讨论和审核,确保了指南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中医 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将有助于规范中医骨伤科的诊断和 治疗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对于临床医生和从事中医骨伤科领域的研究者而言,掌握中医 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将极大地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和研究水平。同时,患者也能从中受益,获得更精准、有效和安全的中医骨伤科 治疗。

总之,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是中医骨伤科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提供详细、系统和科学的指导,旨在促进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和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部分将简要介绍中医骨伤科常见的疾病,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 本文介绍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在中医骨伤科中,诊疗工作要遵循以下原则: 辨证施治:中医骨伤科注重全面分析病情,进行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通过辨证施治方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调理和平衡身体的目的。 重视整体观察:中医骨伤科强调全身的整体观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头面色、舌苔、脉象等,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以帮助诊断和治疗。

骨伤科股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老人股骨颈部骨质疏松,因此,在较轻 的外力下,如行走时碰撞、跌倒,即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诊断】 1.老人跌跤后,髅部疼痛剧烈,失去站立及行走能力。 2.患肢呈现外旋和短缩畸形。骨折延长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所成的角度>50。者,属内收型,畸形明显,患肢短缩可达3cm左右,明显外旋。骨折延长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所成的角度<30。者,属外展型,患肢仅有轻度外旋或短缩。 3.伤处瘀肿多不明显。 压痛以鼠蹊中部为明显。如骨折发生于股骨颈之基底部,则局部瘀肿较重,压痛明显。 4.股骨颈不完全性骨折,患肢稍能伸屈,畸形不明显。可作足跟叩击试验,如引起鼠蹊部明显疼痛,骨外展型内收型折的可能性较大。股骨颈骨折 5.X片可明确骨折的类 型及移位情况。无移位的骨折在X片上仅见微细的骨折线或仅有一侧骨皮质不连续。个别病员X片无明显的骨折征,但老人跌跤后璇部疼痛,功能障碍,足跟叩击痛明显者,宜按不完全骨折处理。 【治疗】 1.无移位的不完全性骨折,可作胶布皮肤牵引患肢,重量2~4kg,置患肢于轻度屈胸、屈膝和轻度外展位。合适的牵引可以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 6.牵引过程中注意勿使扩展板抵及床栏或滑轮,否则失去牵引作用,甚至使断骨移位。如牵引后疼痛迅速减轻,则6~8周后可摄X片复查,如骨折线消失,可停止牵引,练习扶双拐行走。 7.对有移位的内收型骨折,可作手术治疗。较常用的为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无需牵引,可扶双拐进行患肢不负重行走练习。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因断骨愈合困

难,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髅关节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骨折线位于股骨大粗隆与股骨小粗隆之间的骨折。由于这个部位的血液循环比较丰富,所以骨折后比较容易愈合。 【诊断】 1.多见于老年患者,有外伤史,如从高处坠跌或重物撞击等。受伤时患者常自己感觉有骨擦音。 2.患肢大粗隆周围瘀肿明显,触痛较重,患肢可有外旋及短缩畸形,或有轻度内收成角畸形 3.患肢功能障碍,部分病员可触及骨擦音。 4.局部肿胀严重者,说明内出血量较大,病员可有发热、口渴、纳呆、便秘等症,体质较弱者要防止发生休克。 【治疗】 1.对无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作胶布皮股骨粗肤牵引,待患肢肿痛基本消失,6周以后停止牵隆间骨折 引,练习扶双拐行走,患肢不负重。3个月后X片呈骨性愈合,患肢方可逐步负重行走。 5.对有移位者,应在腰麻下整复,使患肢外展15°,并矫正至中立位。在两助手对抗拔伸下,术者用推提捺正手法,使断骨复位。复位后肌力强壮者,用骨牵引,重量4〜5kg。肌力一般者,用胶布牵引,重量3kg。2个月后X片复查,断骨初步愈合,可除去牵引,改用外展夹板固定。 6.外展夹板上起腋下,下至膝关节上,分作两块木板,于中点有活动轴连接。其上段固定于躯干,称躯干段板;其下段固定于大腿外侧,称肢段板。整个外展夹板有向外的弧度20°~30°,可以保持患肢于外展位。为使肢段板稳固,大腿应先用四块木板包扎于股骨四周,然后包外展夹板。 7.作骨牵引时,可同时使用外展夹板。嘱患者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和踝关节伸屈活动。2〜3周后,疼痛减轻,可在床顶装吊环扶手,练习起坐,抬起臀部及躯干等动作。

骨伤科锁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多数因间接暴力引起。如跌倒时肩部外侧着地或手掌着地,暴力传导至锁骨中段而发生骨折。临床上儿童的锁骨骨折较多见,其中部分为青枝骨折。 【诊断】 1伤后锁骨中部有明显的肿胀、疼痛。 2 .有错位的锁骨骨折,由于肩关节失去正常的支持能力,患肩出现下垂,局部能摸到畸形及骨擦音。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内侧断骨多向上后方移位,外侧段向下前方移位。重叠错位严重者,患侧锁骨外观较对侧缩短。 3 .由于疼痛,患侧肩关节不敢活动,使上臂的抬举受到限制。 4 .锁骨骨折多数发生在中1/3,个别锁骨外端骨折需与肩锁关节脱位区别,锁骨内端骨折需与胸锁关节脱位区别。X片结合触诊可明确诊断。 5 .婴幼儿、儿童多数为青枝骨折,呈向图10-4锁骨骨折上成角,疼痛、触痛,家长叉抱患儿腋下时即典型移位引起疼痛啼哭。 【治疗】 复位时患者端坐于凳上,两手叉腰,两肘向后,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左脚踏在凳上,用膝顶住患者背部之两胛间,两手扶持患者两肩,用力将患者两肩向后外上方作牵弓I,使患者胸部挺起,当重叠牵开时,另一术者可捺正锁骨之内侧端,使骨折获得复位。由于锁骨骨折难于达到完全复位,如有轻度错位愈后不影响功能,不需强求解剖复位。 复位后局部放棉垫一块,用瓦形硬纸覆盖,用胶布自胸部至背将硬纸贴紧固定,随后再用横形“8”字绷带固定。两腋下各放一块较大棉垫,以免腋部受压过紧。 对婴幼儿青枝骨折,一般不需要复位,局部敷伤科敷药后,用横“8”字绷带固定。患肢屈肘90°,用颈腕带悬挂胸前。虽愈合时局部可能有隆起畸形,但儿童在生长过程中会自行塑形矫正。 固定时间,儿童为2~3周,成人为4~6周,老年患者或骨折对位较差者,可适当延长固定时间。在固定过程中,可嘱患者练习患侧腕关节、肘关节的活动。在断骨愈合后,可练习肩关节的活动。

骨伤科肋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肋骨骨折 胸背部受暴力撞击或挤压伤时,易引起肋骨骨折,以第4~9肋较易发生骨折,第10~12肋则较少见,第1~3肋更少见。肋骨骨折轻者为单根肋骨骨折,严重者可多根肋骨同时骨折,甚至并发气胸、血胸等。 【诊断】 1.胸背受伤部位疼痛、压痛较重,医生用手掌贴于痛处,嘱病人咳嗽时,可感觉到骨擦音。 2 .胸背伤处疼痛剧烈,但未查到骨擦音,医生用两手分别按于胸骨体及胸椎棘突 部,同时对向挤压,如引起伤处疼痛者,应考虑肋骨骨折。 3 .如骨折发生于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者,因软骨在X线下不显影,必须以查得骨 擦音为诊断依据。 4 .多根肋骨骨折患者,由于断骨刺破胸膜,常合并有气胸、血胸或血气胸。血胸 一侧,胸腔下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气胸者,一侧胸腔上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个别病人可以咯痰带血。 5 .严重的胸部挫压伤,气胸或血胸发展迅速,可有气急,呼吸困难,唇甲发细, 脉细数,心脏向一侧移位,甚至血压下降、休克,需立即抢救。一侧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可发生胸壁塌陷,出现反常呼吸,以致循环衰竭,亦应予以抢救。 6 .X线检查,对于诊断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及其严重程度,实属必需。但对于抢 救病人,应先予抢救,病情稳定后再作X线检查。 【治疗】 1.单根肋骨骨折,外贴跌打损伤膏后,可用多头带自腋下至胸廓下缘作横形包扎, 为防止多头带滑脱,可在多头带上缘加1~2根布带,绕过锁骨上部。于呼气时偏紧包扎, 可减轻疼痛。亦可用贴胶布法固定伤侧的胸廓(见图10-36)。 7 .如血胸在站立位超过第4前肋间者,可于腋中线第7肋上缘或第8肋上缘作胸 腔穿刺抽液(见图10-37),一次抽出200~400ml,然后注入链霉素1g。如抽后血胸仍有 发展,可隔1日再抽1次。 8 .气胸病人如胸腔积气较多,已压缩一侧肺脏1∕3~1∕2者,应于锁骨中线第3肋上 缘,用18号穿刺针作胸腔穿刺,抽除空气。抽后气胸仍有发展者,次日或隔日再抽1 次。多根肋骨骨折并发反常呼吸者,可施行肋骨巾钳牵引疗法。 9 .药物治疗由于断骨刺激胸膜,肋骨骨折后,很易发生频繁咳嗽,咳则胸痛难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一、临床诊断要点 1. 听诊、问诊、望诊、切诊相结合,全面了解病史、症状、体 征等。 2. 根据患者表现进行病机辨证,确定病因、病位、病机。 3. 通过骨伤科常见检查方法,如X射线、CT、MRI等,辅助 诊断和鉴别诊断。 4. 综合分析临床资料,确立诊断,并进行相关治疗。 二、诊疗原则 1. 注重整体观察,病情明确后,从整体上采用一贯的诊疗原则。 2. 中西医结合,根据病情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3. 强调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4. 相互配合,中药和物理治疗等方法可以相互配合,以融合优势。

三、临床操作规范 1. 根据诊断结果,明确治疗方案,包括用药、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2. 合理用药,选择适宜的中成药或中药治疗,注意剂量和用法用量,遵循药物治疗原则。 3. 物理治疗,如按摩、拔罐、热敷、针灸等,应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注意操作规范。 4. 康复训练,根据病情和患者条件,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定期评估和调整训练方案。 四、病情观察与随访 1. 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相关信息,包括症状、体征、用药效果等。 2. 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职业操守,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 2. 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标准化。 3. 患者教育,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必要的治疗知识和注意事项,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以上为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的基本要点,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专业文献和指南。

最新 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骨伤科 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目录 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01) 腰椎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09) 急性腰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8) 孟氏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4)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2)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4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50) 踝关节扭伤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57)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63)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74) 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84) 髌骨软化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93)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06)

跟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明确外伤史。 (2)好发于青壮年,多由高处坠下致伤。 (3)跟部肿胀,疼痛剧烈,压痛和冲击痛敏锐,明显皮下瘀斑,骨折严重者可呈现足底扁平,增宽或外翻畸形。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骨折诊断及分类。 X线片表现:跟骨侧位及轴位片对了解骨折移位,分型至关重要。其中侧位片对识别骨折线,关节面塌陷及骨片旋转程度有一定帮助;轴位片能清晰显示距下关节面的载距突解剖形态及内外侧壁骨折移位情况,以及跟骨结节、跟骨体部内外翻移位情况。 (5)常规检查是否有合并症:颅底骨折、脊柱骨折。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症状与体征:典型的跟骨骨折临床表现包括后跟痛、肿胀、瘀血、跟骨横径增宽、跟部外翻畸形、足底扁平,应注意有无颅底骨折或脊柱骨折。 (2)辅助检查:正确诊断与分类则有赖于X线,或辅以CT 检查,了解骨折移位、塌陷方向及程度。 (二)骨折分类及证候诊断 1.骨折分类 (1)不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结节部纵行骨折或呈“鸭嘴样”骨折,骨折片可向后上方移位,甚至有翻转移位,但不触及跟距关节面。 (2)关节面轻度受累的骨折:跟骨体部粉碎性压缩性骨折,结节关节角减少,但骨折线未直接进入关节面。 (3)关节面严重受累的骨折:严重移位的粉碎性骨折,碎骨片挤压关节面,结节关节角减少,消失或成为负角,跟骨横径变宽,甚至将距骨挤压至跟骨之中,形成“摇椅”状。 2.证候诊断 (1)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证:骨折早期,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局部瘀肿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未尽,筋骨未愈证:骨折中期,伤后3周-5周。瘀血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

胸腰椎骨折诊疗规范意见初稿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脊柱科周明 一、疾病诊断 1、诊断标准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胸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伴或不伴神 经损伤。 (3)辅助检查:X线、CT(三维)、MRI、骨密度。 2、诊断 1、病名:胸腰椎骨折 2、中医辨证分型;早期血瘀气滞型,中期血瘀痹阻型,后期肝肾亏虚型。如:胸腰椎骨折骨折(早期气血瘀阻型)。 3、西医分型:(压缩性骨折型、爆裂性骨折型、安全带骨折型(chance骨折)、 骨折脱位型);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二、治疗方案 1、保守治疗: (1)适应症:各类稳定性脊柱胸腰段骨折;程度较轻的不稳定骨折不伴有 神经损伤者;X线拍片、CT平扫显示椎体高度丢失<1/3,椎管内骨块占位小于30%者;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者。 (2)复位方法:①、过伸牵引下体位复位:患者俯卧硬板床,双手过肩紧 握牵引床,两助手站床尾,向上牵引患者双下肢,直至胸腹部离开床面,使脊柱 过伸,整复者手掌按压伤椎棘突,使得患者身躯处于过伸位,以利复位。②、垫 枕法:牵引复位之后,患者仰卧硬板床,伤椎为中心下垫软枕,从5cm开始每日 增高1-2cm,至15cm,逐渐加厚,使脊柱过伸,伤椎复位。此法也适用于高龄体 质较差者同时不能耐受过伸牵引下体味复位者。 (3):复位后锻炼:①、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在木板床上,用头部、双 肘及足跟五点支撑起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伤后7-10日可采用此法。②、 三点支撑法: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 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伤后2周可采用此法。③、飞燕点水法:患者俯

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此法要求较高,多在前两种方法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采用。 (4)、后期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①配合本科室专用中药局部外熏洗;②理疗等促进局部损伤经络的修复;③活血、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止痛等药物对症 治疗(如血栓通、七叶皂苷钠、复方骨肽、双氯芬酸钠等)④绝对卧床休息三个月;④三个月后在胸腰段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 2. 手术治疗:包括椎体成形术、后路手术、前路手术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适用于高龄、体质较差、椎体压缩不严重、骨质疏松症者。患者术后可以 1 周内下床活动。此法具有切开少,创伤少,时间短,费用少,恢复快,安全的特点,将成为老年骨质 疏松骨折的首选治疗。 (二)前路/ 后路手术: 其手术指征目前有几种观点: ①、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 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 ,TLICS)。具体标准是:(1) 骨折的形态表现:压 缩性骨折 1 分;爆裂性骨折 2 分;旋转型骨折 3 分;牵张性骨折 4 分。若有重复,取最高分。(2) 椎体后方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性:完整者0 分;不完全断裂者 2 分;完全断裂者 3 分。(3) 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无神经损害者0 分;不完全损 伤者或马尾综合症者 2 分;完全性脊髓损伤者 3 分。各项分值相加即为TLISS 总评分,该系统建议大于或等于 5 分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小于或等于 3 分者考虑非手术治疗,4 分者可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②、存在以下 2 点中任何一点均有手术指征:1、是否合并有椎管受压并伴有脊髓或神经损伤。若合并有脊髓损伤应判明脊髓损伤的程度,是完全性损害还是非完全性。2、是否存在不稳定。脊柱骨折的不稳定性的概念尚有歧义。目前较为通用的胸腰椎骨折不稳定性的标准为任何双柱损伤的骨折均为不稳定 性骨折。

骨伤科骨盆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盆骨折 骨盆由舐椎及两侧的骼骨、坐骨、耻骨构成。结构坚实,有保护盆腔脏器、承载体重等功用。于受猛烈外力尤其是挤压伤时,可引起骨折。临床上以耻骨骨折为多见。 【诊断】 1车辆挤压、重物压伤或猛烈倾跌,使骨盆部受暴力冲击,引起会阴部或臀下部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在耻骨上支、耻骨下支或坐骨结节部有显著压痛者,可能有耻骨或坐骨的骨折。伤处可见瘀肿,同侧靛关节活动时有牵掣痛,但慨关节部位无压痛。 2.如疼痛在箭椎部,舐部有轻度肿胀或瘀斑,局部触痛明显,应考虑有舐椎骨折。 3.对耻骨、坐骨或舐椎可能有骨折的病员,可作骨盆挤压试验。病员仰卧,医生用两手分别置于病员两侧骼骨翼上,由两侧向中线挤压,引起伤处剧痛者,说明骨折可能性很大。 4.由于耻骨、坐骨或舐椎骨折,除局部肿痛外,无论有无移位,很少查到有骨擦音。因此,应尽量摄X片确诊。 5.严重的骨盆骨折,可合并有IK骼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等。此类病员可并发大量内出血和休克。 6.部分耻骨骨折患者,可并发尿道损伤,有尿血、尿痛、尿渗漏等症状。 (1)耻骨坐骨支骨折 (2)耻骨坐骨支骨折 (3)耻骨坐骨支骨折合并舐骼关节错位合并耻骨联合分离 【治疗】 1对于单纯的耻骨或坐骨或舐椎骨折,可以平卧木板床,用多头布带包扎固定骨盆部,以减轻疼痛。耻骨、坐骨有轻度移位的,亦可用上述方法,一般不需复位。 2.对并发舐骸关节脱位的严重伤员,首先应防治休克。全身情况较稳定时,可在全身麻醉下整复。然后以附着于床顶的帆布兜带悬吊骨盆,使病员仰卧木板床上,骨盆稍离床面。 3.合并尿道损伤而出现尿血、尿渗漏的病员,应手术修补破裂的尿道或膀胱。

4.症状好转时,要注意锻炼两侧胸关节的伸屈活动,4〜6周后可练习下床扶拐行走。

中医外科骨与关节结核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与关节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是骨与关节的结核杆菌感染性疾病。中医称“骨痛”或“流痰二好发于儿童及少年。多因先天不足,肝肾精血亏损,骨质疏松,痰毒乘虚流注关节,气血瘀滞而生。本病由于骨关节的破坏,造成功能障碍,最后成为痛损残疾。 【诊断】 1本病好发于胸椎、腰椎、慨、膝、踝等负重的关节,其次为上肢的肘、腕关节。由于病变发生发展缓慢,开始仅有关节酸痛,隐痛不适,易被忽视,尤其是儿童。 2.局部症状和体征有疼痛、肿胀、功能隙碍、关节畸形、进行性肌萎缩、阴性脓肿及窦道等。分述如下: (1)开始病变关节酸痛、隐痛不适。病情发展后,常在夜间或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出现放射性疼痛。如脊柱结核可有上肢或下肢疼痛,傲关节结核常有大腿或膝关节疼痛等。 (2)病变关节肿胀,皮肤颜色正常,称为“白肿”。除脊柱结核外,四肢由于肌肉萎缩,关节肿大更为明显。 (3)关节破坏,功能障碍,造成肢体畸形,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如胸椎结核的“龟背”;腰椎结核的腰部僵硬、强直,不能弯腰拾物;脊柱结核严重时(合并脊髓受压)可出现下肢瘫痪、小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腕关节结核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甚至出现患侧下肢持续性内收、内旋、前屈和缩短;膝关节结核可出现膝部明显肿大,大小腿肌肉萎缩枯细而成鹤膝状,或发生屈曲性挛缩,不能伸直。 (4)脊柱结核的阴性脓肿可出现在椎体的前面和两侧。腰椎结核的脓肿可出现于腰部、腹股沟和大腿内侧。其他关节结核的脓肿常在关节周围。脓肿一旦穿破,则形成窦道,往往经久不愈。 3.早期全身症状不明显,化脓时则出现潮热,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病久身形消瘦,神疲乏力,食少,盗汗,五心烦热,脉象虚数。 4.病灶活动期血沉加快,静止期及愈合期降至正常,X线摄片检查,对诊断及观察病情的变化可起主要作用。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寒痰瘀阻关节酸痛、隐痛、活动不利、色白漫肿,全身症状不明显,多见于初期阶段。

骨伤科脊柱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脊柱骨折 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舐椎、尾椎5个部分。从侧面看,整个脊柱有5个生理弧度,颈椎、腰椎、尾椎各有向前的弧度,胸椎和舐椎则有向后的弧度。颈椎、胸椎、腰椎骨折严重时,可损伤椎管内的脊髓及脊神经,可并发肢体的瘫痪,预后严重,但比较少见。这里仅介绍比较常见的未并发瘫痪的下段胸椎及腰椎的压缩性骨折。 【诊断】 1病员从高处跌下,臀部或足跟着地,上下冲力集中于胸腰椎部,引起腰背部剧烈疼痛;或重物由高处落下压于病员肩背部,引起剧烈腰痛;或举重时用力过大,突然引起腰部剧痛者,均应考虑有脊柱骨折的可能性。 2.骨折易发生于第11〜12胸椎或第1〜2腰椎,尤以第1腰椎为多见。此种压缩性骨折,系发生于椎体,由于受伤时腰部处于弯腰姿势,使椎体前部压缩较重,椎体后部压缩较轻,使椎体呈楔状变形。该脊椎之棘突随之轻度向后隆凸。 3.病员伤后腰痛严重,不能站立及行走。发生骨折的椎骨的棘突有轻度的后凸畸形及明显的压痛。发生在胸椎部的骨折后凸畸形较明显,如发生在第3腰椎,棘突的后凸畸形常因生理的向前弧度而不明显。 4.注意有无瘫痪,双下肢肌力有无减退或消失,双下肢皮肤触觉是否迟钝或消失,有无尿潴留等。 5.骨折后第1周,可有轻度发热、大便秘结、缩性骨折少腹胀痛、脉弦紧、舌苔黄腻等症。 6.诊断时应摄正、侧位X片,明确压缩程度,有无椎板骨折和小关节脱位等情况。 【治疗】 1有典型外伤史的严重腰痛病员,考虑有胸、腰椎压缩骨折者,应嘱病员平卧,不宜起坐及站立。在搬运伤员时,可用推滚搬运法,使病员仰卧于门板上或俯卧于帆布担架上,避免因脊柱弯曲而加重损伤,甚至并发脊髓或脊神经损伤(见图10-34)o 7.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嘱病员平卧木板床,及早进行腰背肌力的锻炼,先作仰卧位的锻炼,继加作俯卧位的锻炼。凡能积极进行锻炼的,腰背酸痛的后遗症较少,甚至可使压缩的骨折,得到程度不等的整复(见图10-35)。 8.局部外贴伤膏,口服逐瘀止痛通便药,常用药如当归10g,桃仁10g,枳实6g,黄

骨伤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病多数发生于第4、5腰椎之间和腰5舐1之间的椎间盘。当椎间盘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者,即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主要表现为一侧腰部疼痛,经臀外侧、大腿后侧、小 腿后外侧向下放射痛,病程较长,影响劳动。 2 .发病时部分病员有腰部扭伤史,先出现腰痛,三四天或一两星期后,疼痛转至 一侧臀部,并向下肢后外侧扩散,此时腰痛转见减轻。部分病人则无明显外伤史,而逐渐发生一侧腰腿痛。个别病人两侧下肢均感疼痛。 3 .病情严重者常发生脊柱侧弯,站立时姿势IE偻,不能直立及后仰,行走困难, 甚至扶杖亦不能行走。夜间因痛影响睡眠,或不能直腿平卧,仅能屈膝侧卧。 4 .检查时,患侧的大肠俞、居醪、环跳、委中、阳陵泉或承山周围有压痛。嘱病人 仰卧位,作直腿抬高试验时,疼痛愈重者,抬高程度愈低。病程已久的患者,病侧下肢肌肉多见萎缩,小腿及足背外侧可有痛觉减退,或自觉麻木畏冷。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虽然疼痛严重,但无发热或食欲减退等全身症 状,髓、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多无障碍。诊断时应与腰椎结核或其他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之疾病作鉴别。 【治疗】 一、推拿疗法 病人俯卧,医生于腰部、环跳、居醪、承山等痛点作按压、拿捏、揉摩等手法,然后作扳腿、斜扳等手法(见腰麻推拿)。隔日或每日治疗1次,15次为1疗程。 二、腰麻推拿 对于病程长、疼痛重的病人,可于腰麻下作推拿。腰麻推拿操作方法:按常规作好单侧腰麻,30分钟后开始推拿。 1病人仰卧,由医生及助手分别拉病人两足及两侧腋窝部作对抗拔伸,每次持续1 分钟,作2~3次。 6 .将双下肢依次作直腿抬高至最大限度,在抬腿最高位置,将踝关节用力背伸3~4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伤科诊疗方案 目录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2)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 (6)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案 (11) 骨蚀(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17)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26)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32) 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41)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44) 踇外翻诊疗方案 (57)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2022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

骨伤科跖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跖骨骨折 【诊断】 1足内翻位扭伤,引起足外侧肿痛严重者,常发生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骨折部位有敏锐压痛,断骨多无严重移位。 2 .重物压轧,打击足背,可引起跖骨骨干骨折。除第1跖骨可发生单一的骨折外,其余跖骨常呈两根以上同时骨折。骨折线呈横断或斜断。无移位者,除局部肿胀、疼痛外,于伸屈、挤压、旋转相应的足趾时,均可引起骨折处疼痛。如暴力过大,可有断骨移位或跖跑关节脱位,或合并跑骨骨折。 【治疗】 1对于无移位的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可用IOCmX1OCm的半月形硬纸,附贴于骨折周围,绷带包扎即可。 3 .跖骨干骨折无移位者,亦可用弧形硬纸,覆盖于足背,以棉花垫于足底弓部,保持足弓,绷带包扎。 4 .多发性骨折,断骨向跖侧成角或重叠移位者,应于腰麻下,助手扶住踝部,屈膝至120。位,术者一手握住足趾,对抗拔伸3~5分钟,使重叠拉开,断骨对顶后,将足趾跖屈,另一手由足底推断骨向背侧,矫正成角。然后用手指作分骨法,矫正侧方移位。整复重点要消除断骨向跖侧成角及重叠移位。对于轻度侧方移位,估计不影响功能者,不须完全整复。如合并跖骨脱位者,应先整复脱位。 5 .固定时,先于足背顺跖骨间隙放置分骨垫,胶布固定后盖以硬纸。并用恰如足底外形之木板鞋,置于足底,在足底及木板之间,须用厚实棉垫垫好足底前部之横弓及内侧之纵弓,防止足弓塌陷,用绷带包扎,勿使移动。 6 .固定后可练习足趾及踝、膝关节的伸屈活动,3~4周后练习行走,逐步负重。 第二节脱位 关节脱位,亦称脱臼或脱酚。为组成关节之骨骼失去其正常位置,引起局部畸形、肿痛和功能障碍等。 关节脱位绝大多数由外伤所致,少数系先天性或病理性脱位。本节重点介绍较常见的外伤性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外伤性关节脱位,合并有软组织的损伤,如果能够及时整复脱位,则软组织损伤也

脊柱骨折中医诊疗常规

脊柱骨折的诊疗常规 遂宁市中医院骨伤科 脊柱俗称脊梁骨,是人体的中轴,是负重、运动、吸收震荡及平衡肢体的重要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撑脊髓,内脏等功能。脊柱骨折多因坠落或塌方压伤,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脊柱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6%。早在清代医家钱秀昌在《伤科补要》就设专篇论著背集骨伤,可见其重要性。脊柱骨折主要症状为,脊柱局部疼痛,不能站立、畸形、压痛、翻身困难,甚至有感觉、运动丧失、大小便障碍等。近年来,我科在陈泽主任的带领下,全科团结一心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在脊柱骨折的诊疗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为节约患者的费用,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更好的服务患者,特制定脊柱骨折诊疗常规。 一、院前急救与搬运:急救:院前详细、全面问诊与体格检查,得到初步诊断印象,复合伤者联合他科共同处理;生命体征不稳者,抢救生命,全科甚至他科集体救治;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者,急诊行脊椎正侧位CR片、伤椎CT平扫、未能确诊者行脊柱MRI。搬运:怀疑颈椎骨折者要用衣物、枕头挤在头颈两侧,使固定不乱动或专人一手托后脑,一手拉下颌向后轻轻牵引。怀疑胸腰脊柱骨折者,伤者平卧在平车或者担架上,身两侧用枕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为正直位。搬运时需三人同时工作,具体做法是: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病人仰卧位放在平车上,腰部用衣褥垫起。 二、检查:坚持系统检查与专科检查结合原则,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结合原则,常规检查与特殊结合原则; 1. 脊柱检查,要求入院后立即完成,包括脊柱畸形、压痛、肿胀情况,同时进行胸部及腹部检查,以防合并胸腹损伤的漏诊。疑有胸腹部损伤者,即请有关专科会诊。 2. 神经系统检查:脊柱骨折常伴有脊髓损伤,在全面检查基础上,重视两下肢运动、感觉、反射的检查,切忌遗漏肛门及会阴部检查结果,并做好记录。 3. 辅助检查: (1) X 线检查,以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 CT或MRI检查以便观察骨折移位及对椎管、内容物压迫 情况 (3)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